許金華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幼兒園,江蘇泰州 225500)
與統一化和模式化的教育相比,個性化教育是建立在相對成熟的教育實踐活動基礎上的,其更注重幼兒的個性特點,在教育形式上采用多元化、多樣性的方式,擺脫了以往固定教育方法的束縛。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重視并關注個性化教育的實踐探索,這樣才能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性格和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其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但目前幼兒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是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環境、教育水平的影響,以致幼兒教育未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具體表現為家長和教師總是用傳統的觀念和思想去教育和捆綁幼兒,只有聽話的、遵守教師規定的幼兒才是符合標準的,根本不注重幼兒的個性化教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方法,為所有幼兒制定一樣的目標。例如,繪畫課以一樣的標準來要求幼兒,每個幼兒接受的教學方法也都一樣,這就出現了教育過于強調統一、形式過于僵化的問題。這種“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極其不注重幼兒的個性化差異,不利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1]。
為了能夠尊重幼兒的個性化差異,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部分現代幼兒教育采取多元化教育組合和班級集體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這種教育方式在實踐中有較好的效果。多元化的分組教育實際上就是根據幼兒的個性化差異,以組為單位縮小個體發展的不平衡、不均一的現狀,獲得較為均衡的教學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兒的潛能,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多元化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指多因素、多角度、多方位的分組原則,主要是針對不同幼兒的個性發展情況,如認知水平、生理特性以及自身情感等,對幼兒進行分組,重新組合,為其設置不同的發展水平的教育指向,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且這里所涉及的分組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具體教學效果進行調整的,讓幼兒在群體適應性的前提下滿足個性化的發展[2]。
為幼兒提供適宜性的個性化指導,能夠有效地為個性化教育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個性化教學實踐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幼兒進行適宜性的個性化教育指導的前提,是必須掌握每個幼兒的個性化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能對每個幼兒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教師在對幼兒進行一般性教育時,要認真觀察和分析幼兒,要掌握幼兒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能力以及個性化特點,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幼兒的優勢和劣勢,能夠根據幼兒的特點展開個性化教育。因此,在采取適宜性指導時,教師對幼兒的特點的掌握是前提和基礎。例如,有些幼兒爭強好勝,凡事喜歡爭第一,不管是吃飯、上廁所、回答問題等生活的各個細節,都喜歡爭第一,因此很容易在實際生活中為了爭第一和別的幼兒起沖突。這個時候教師要告訴幼兒按照順序排隊,并且遵守秩序,做一個謙讓和禮讓的好孩子,不要處處和別人爭搶東西,這樣才是個優秀的孩子,才是教師和小朋友心中真正的第一。這種個性化教育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多觀察幼兒,準確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這樣才能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只有尊重幼兒的個性,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開展個性化教育,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每個幼兒都是天使,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愛好、思想,教師必須要尊重幼兒的這些個性,給幼兒足夠的尊重。例如,寶寶是個調皮的孩子,在幼兒園時總是和別的小朋友搶東西,如果教師第一時間去批評寶寶,根本不能起到教育他的效果,他還會一味地搶東西。有一次,在他搶書的時候,教師沒有立即去批評他,而是問他搶書的原因,他說是為了給那個小朋友擦掉書上的水。教師聽到后告訴寶寶,如果下次還有這種情況,必須和小朋友解釋清楚,他允許你這么做,你才能拿走小朋友的東西,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這次之后,寶寶再也沒有搶過小朋友的東西。因此,在進行個性化教育的時候,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化差異,要對幼兒進行糾正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責備,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由于各個階段的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理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適宜性的個性化教育時,要注重差異,編制不同的教學內容。在小班階段,主要針對幼兒的飲食、睡眠、參與活動等特點,加強個性化教育。在入學后,進行簡單的測試,對其進行分組,可以采用混合、同質等各種形式的多元化分組方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理能力。在中班和大班階段,通過編制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場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的優勢和劣勢,幫助幼兒彌補不足,幫助幼兒全面發展。在中班階段主要培養幼兒的個性化愛好,而在大班階段,要在給幼兒“充分自由”的前提下,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和情景中,發展幼兒的獨立思維,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創造能力。
在進行適宜性個性化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觀察幼兒的性格、興趣愛好等,還要不斷觀察幼兒在個性化差異教學中的表現,查找不足和劣勢并及時進行糾正和鼓勵。家長和教師也要進行一定的引導,這樣才能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總之,為幼兒提供適宜性的個性化教育,能夠充分發掘幼兒的潛能,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尊重其個性化差異,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教材內容,并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