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各國交流的日益密切,對當前學生的英語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英語教學方法上需要教師不斷結合科學的理論創新教師方法,然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如果在教學中融入認知語言學,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認知語言學理論的概念。認知語言學有不同定義,但是學者一致認為語言是人本身具有的一種認知能力,并且存在于生活中,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交流方法。語言的學習包括詞匯和閱讀等方面的內容,尤其是詞匯的學習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基礎。認知語言學理論認為語言的學習會受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生在表達時會受到漢語的影響,因此需要學生把語言融入到生活中,便于學生提升英語能力[1]。
二.語言學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影響
1.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縱觀高職生的英語水平,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基礎教學---英語詞匯。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是教師對詞匯進行拼讀、并講解其用法,更有教師直接把單詞進行翻譯,認為這樣就算完成教學任務,然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雖然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記住詞匯,但是并沒有牢牢掌握。認知語言學可以幫助教學改進單詞的學習方法,將概念或者種類相近的事物進行歸類,從而形成范疇化的概念,這樣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就會進行歸類學習,如學習name時,根據認知語言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名字”這個單詞,還要延伸到first name、last name;學習job時,教師要把常見的工作種類進行歸納學習,如engineer、manager、teacher、student、doctor、singer。對于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都具備“范疇化”的概念,并且喜愛通過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詞匯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對教學大綱的詞匯進行優化,結合詞匯的使用頻率以及學生的專業特點,對詞匯教學進行歸類,并且分清重點和難點,教會學生正確的進行詞匯組合。此外,教師要根據詞匯的含義,引導學生想到詞義相近的詞匯,如學習position時學生想到boss,學習job馬上想起work,從而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擴展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2]。
2.對英語語義教學的啟示。英語有著獨特的文化特征,不僅單詞有多種含義,一些句子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而認知語言學的理論認為語言的交流環境對人的認知也有重要影響,因此,人們在不同的交流場景中積累自身的語言經驗。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先進行語言的轉換,把英語“漢化”,才能明白其中的語義,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提倡學生進行字面翻譯,這樣很多英文翻譯就容易出現錯誤,如bank holiday不是銀行節,而是公共假期,所以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語言認知理論認為,語言需要在長期的語言環境中才能建立,如果僅僅從字面進行理解或者只是進行課堂教學,學習效果肯定不會理想。高職英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內容,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會通過英語進行實際交流,需要明白對方的想法和需求。如客人到來,我們需要對客戶信息進行登記。這時會問道:“What do you do?”如果提問方法變成“What,s your job?的話,對方恰巧剛剛失業,這樣的提問方式就會讓人有失顏面。由于高職生的英語受到漢語的影響,導致語義表達錯誤,所以英語教學需要在特定的交流場景下進行,并且要掌握語義和語法,使學生的表達明確。對于高職教師來說,更加需要把語言認知理論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在特定的交流環境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僅需要增加生活化的對話場景,還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中西方的文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感,實現語言的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如在教學之余為學生播放原聲電影,很多語句和生活息息相關,聆聽這些對話時,學生就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這樣更加便于英語語義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認知語言學理論對于高職的英語教學有著重要意義,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匯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語言認知理論在教學中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以語言認知理論為工具,通過多種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作用,讓自己在工作中展示良好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