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琳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新加花園幼兒園,江蘇蘇州 215021)
什么是生成課程?“所謂‘生成’,是教師在與幼兒一起活動時,逐漸發現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就像大海下面的冰山在浪潮中逐漸浮出水面。教師并不是消極等待‘冰山’的到來,而是用自己的知識技能看清楚這個‘冰山’,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工作,激發每個幼兒的潛力,使之不斷地生成變化[1]?!?/p>
生成課程特別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但也不是被幼兒牽著鼻子走的課程。筆者認為,幼兒園“生成課程(呼應課程)既不是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劃,也不是幼兒無目的、隨意的和自發的活動。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幼兒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幼兒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 本文將以小班《料理鼠王》生成課程的開展為例,淺談經驗導向的生成課程建構策略。
鏡頭一:
師:你知道迪士尼嗎?
幼一:我去過香港迪士尼樂園,爸爸媽媽帶我去的。
幼二:我喜歡米老鼠還有維尼和他的朋友。
鏡頭二:
師:聽了你們的介紹,我也知道了一些關于迪士尼的故事。你們看過《料理鼠王》這部迪士尼動畫片嗎?你知道里面講了什么故事嗎?
幼一:我聽說過,里面有非常多的人,講了做菜的事情,非常有趣。
幼二:我也沒看過,不過我覺得名字挺好玩的,應該可以看看吧。
鏡頭三:
師:這部動畫片里面的主人公很特別,他是誰?他有什么本領?看過電影后你能把他找出來嗎?
三組鏡頭中,幼兒分享了關于迪士尼的已有經驗。由于小班幼兒和“吃”會有許多的聯系;而在迪士尼動畫片中,關于“美食”的代表作,當數《料理鼠王》這一部了。于是以動畫片《料理鼠王》作為核心的生成課程在小三班幼兒充滿好奇的目光中拉開了序幕。
在之前家長的反饋中顯示, 95%的幼兒沒看過《料理鼠王》。由于先期沒有對影片的了解,因此,第一周的目的是讓動畫片闖進幼兒的心里去!
幼兒興致勃勃地觀看影片,認識了一只與眾不同的老鼠——小米。于是,一連串圍繞動畫片本身的印象開始逐漸堆砌起來。小米往湯里加了點東西,這鍋湯就鮮美無比。這個電影鏡頭讓幼兒們驚奇不已,這會是什么神奇的東西?于是,“香料”呼之欲出。從教師的角度而言,“香料”離幼兒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距離;但是,這就是幼兒的興趣點!“陳皮、茴香、桂皮、香葉”等一個個長相奇特的東西,居然能讓食物變得更美味。后期,小三班就有了一塊小小的“香料種植園”。
隨著生成課程的開展,幼兒已經了解了動畫片的基本內容。于是,筆者將動畫片完全交給幼兒,讓他們回家盡情地去尋找電影里其他有趣的神奇的事情。果然,《料理鼠王》一個個有趣的、感人的事情被幼兒一一發掘出來。
伴隨著課程的發展,幼兒逐漸對食物產生了興趣。“那個紅紅的是西紅柿嗎?這是土豆?那個紫色的是洋蔥吧!媽媽切洋蔥的時候會流眼淚”等等。此時,教師敏銳地捕捉到可拓展的興趣點,延伸出了一系列關于食物的活動:《認識蔬菜》《找蘑菇》《蔬菜水果蓋大印》《我來擇菜》等。每一個活動都有前一個活動中獲得的經驗作為支撐。正是在這一個個相互聯系又層層遞進的活動中,幼兒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了每一種食物給人帶來的快樂。
但是,到了第三周,生成課程之旅來了個急轉彎。小班幼兒對食物的興趣淡了許多。于是,筆者再次使用親子調查法,“料理食物”成了幼兒們躍躍欲試的愿望?!鞍职謰寢屖窃趺醋霾说哪兀磕阋娺^嗎?”簡單的幾個問題,讓幼兒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于是,先來一個料理工具大收集:打蛋器、搗蒜罐、研磨杯、榨汁機、搟面杖等。在幼兒們一一認識了它們以后,一番驚天動地的料理行動便開始了。他們在榨果汁的過程中了解了水果的特性;在搓圓子中體驗了面粉變色!
從這兩周的生成活動可以看到,在引領過程中,對幼兒經驗螺旋式的提升是關鍵。在生成課程中,當主題推進受阻時,教師要通過細心觀察,尋找幼兒的興趣生長點,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從他們的經驗和興趣中引申或者擴展出更深和更廣層次的活動主題。這樣既發揮了教師的引領作用、促使生成課程得以層層推進,又沒有抹殺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剝奪幼兒自己主動思考的機會。
課程開展的第四周,小班幼兒的興趣因為一個問題轉移到了“西餐”上。幼兒問:“動畫片里飯店的客人為什么都用叉子、勺子和刀?為什么我們吃飯用筷子和勺子?”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幼兒的共鳴。有什么比這個問題更讓人激動的呢?課程進程的阻礙或者幼兒的一個疑問,不就是生成課程繼續進行的拓展點嗎?由于迪士尼是西方產物,因此,在《料理鼠王》的影片中,幼兒們一直會看見服務員以及用餐的客人,他們感覺到了這些與我們生活的不同。于是,在這個問題的啟發下,社會活動《吃西餐》誕生了。借助多種信息搜索渠道,幼兒們接觸了西方別樣的用餐禮儀,并在教室里像模像樣地嘗試。筆者也想緊緊地抓住課程的尾巴,豐富幼兒對于不同美食的感知,于是綜合活動《美食走天下》誕生了。
“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于無窮”,陶行知先生的這段話正是上述課程活動最好的驗證和詮釋。這是一個由幼兒引發的活動。由于對動畫片里的美食感興趣,因此他們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了熱情。從觀看電影到認識各種食物,從食物的品嘗到食物的加工制作,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幼兒始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主動的學習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發現。
生成課程的實踐活動給了筆者很多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點。教師在課程中,首先是研究者。幼兒有一百種語言,教師必須去研究他們,從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幼兒是怎樣學習的。其次,教師是支持者,教師要向幼兒提出一些沒有現成答案的挑戰性的問題,使幼兒在矛盾沖突中產生探索愿望。幼兒關注什么,需要什么?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往往用大量的問題啟示幼兒,很少由幼兒發問。誰是課程的真正主人?是教師必須面臨的抉擇。
生成課程是在幼兒和教師之間相互呼應而生發出來的。它既反映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凝聚了教師對幼兒的了解程度和研究結果,是幼兒和教師有效互動的產物。因此,它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教育技巧、敏感的心靈和永不停止的追求,在充分理解幼兒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自己的設想和計劃,與幼兒共同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