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所謂翻轉課堂,指的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翻轉課堂的實施,更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課堂主人的角色轉變,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更能夠讓學生基于某個項目的學習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翻轉課堂中,我們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由此,小組合作學習也成為翻轉課堂常用的教學模式之一。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引導學生在合作分享與交流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取長補短。具體來說,合作學習的主角是學生,但是教師這個配角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引導和幫助,為教學的推進做好鋪墊[1]。
既然談到了小組合作學習,那么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如果說,在一個小組里面全部都是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那么自然能夠實現他們之間自我價值的提升,但是,剩下的學習水平較低的同學在發展起來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將學習水平一致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小組,不利于大家的共同成長和進步。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建議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的時候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這個分組原則實際上就是說在小組之內,盡可能安排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在一起。在小組之間,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要相近。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確定每個小組的人數盡可能地相同,并且要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為小組,促進學生進步。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不同特點,盡可能讓學生在小組之中發揮自己的長處。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常會安排四個人為一組,在小組之中,有一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作為小組的“引導者”,兩位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還有一位學生水平較低的學生。這樣的安排更加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比如,在開展《敬畏生命》這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切實理解生命至上,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我在課堂上為學生設計了一個合作探究的問題:面對火災、爆炸等突發災難,消防員們因職責所系往往第一時間冒著險情沖上去,為保護百姓的生命、國家的財產,他們常常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帥的逆行者”。他們這樣不顧自身危險去救他人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對于這個案例,我引導學生運用課堂討論的方式,在小組之中分工合作,對問題進行分析。為了能夠讓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也實現自我價值,我引導他們嘗試提供一些生活中敬畏生命的實際情境,幫助大家在情境中分析和研究問題。
雖然說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但是如果想要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還是需要教師在一些細微之處進行設計。學習氛圍通常來說是很多教師不太注重的問題,但實際上學習氛圍對于學生是否能夠主動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學生放下對課堂的偏見,樹立對學習的信心。所以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我們應當更加注重營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學生身處一種積極飽滿的情感狀態,進而實施更加高效的合作。具體來說,合作氛圍的營造需要以學生作為主要切入點。比如說我們可以找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氛圍。再比如說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向學生直觀地展現出更多的圖片和視頻資源,實現視覺和聽覺的沖擊,進而讓學生獲得一種深刻的學習感知。總的來說,營造好的氛圍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就能夠起到促進合作學習的效果。
我在帶領學生學習《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合作氛圍,我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早晨8點多,張女士剛起床,就聽見院里一片嘈雜,原來是他們院里一位老人由于年歲已高,反應稍慢,騎自行車稍稍碰了一條小狗,牽狗人不依不饒,非得逼老爺子賠償。張女士看到情況就下了樓,問清了碰狗的時間后,對牽狗那人說:“第一,我們需要你出示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您遛狗的時間不對,有關法律規定是晚7點以后至第二天早7點之前!”聽了張女士的話,牽狗人也自覺理虧,搭訕了幾句就走了。對于這個故事,我引導小組里的成員進行情境表演,大家自己分配角色,體會一些故事中的實際情境,感受法律與生活的聯系。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來創設方便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情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合作[2]。具體來說,每個教師在上課之前都要做相關的備課工作,設計教學方案。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我們可以在教學設計之中,提前策劃好小組活動。這樣做的優勢在于能夠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前期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為課堂教學留出更多的小組合作交流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地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3]。總的來說,我們應當在教學設計中提前策劃好小組合作活動,無論是合作完成某一個任務還是合作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究,都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例如,我在對《品出情感的韻味》這一課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在教案中設計了一個“說一說”的活動,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豐富的情感。在這個環節里,我首先對“正義感”“勝任感”“責任感”進行了描述,并引導學生在小組之中說一說自己是否有過這些情感體驗,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感體驗。同學們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對待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生活中我們因為不同的情境會有著不同的情感表現,同時作為社會的人,我們需要與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摯的友誼。我們通過情感來體驗生命、體驗生活;同時,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討論結束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情感與情緒的關系,幫助學生加深對情感的理解。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更能夠明確自己在小組里的職責,更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推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實現學生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