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華
(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園初級中學,安徽馬鞍山 243000)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國初中的教學方式在不斷創新。“素質教育”“有效教學”等詞語越來越受教育研究人員的重視。尤其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初中政治對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對學生道德情操的要求。因此,如何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跟進時代的發展需要,成為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
首先,由于在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以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這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而生活化教學在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要求初中政治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各種教學活動需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
其次,傳統的教學方法阻礙著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在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教師經常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的某一段落,這種任務占據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在玩耍的時候也不能有效地進行背誦活動,因此這種教學方法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阻礙著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據此,生活化教學要求政治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創新授課模式,使學生的政治水平高效提高。
最后,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時代的發展腳步,所以初中政治教學也不能一成不變,生活化教學要求初中政治教學與時代的發展腳步相協調,緊跟時代的發展脈絡,利用信息技術等輔助工具實施生活化教學,最終形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因為初中政治教學是以教材內容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所以將初中教材知識生活化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主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單純地講解教材中的內容,不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學過程就會變得非常枯燥,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不了對政治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更好地吸收教材中的政治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在實際生活中發現體現初中政治知識的例子,并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實際與初中政治教材有效地融合,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2]。
例如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談到 “改革開放”這個話題時,教師首先展示一系列反應改革開放前人民生活水平的圖片;然后再充當臨時記者,現場對學生進行采訪,讓學生從自己家庭房屋、車輛、電視、手機等擁有的情況來說說自己家庭的生活狀況。前后對比說明: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環節就是以生活為載體,由“生活圖片展示” 和“記者采訪”這個環節直接進入主題,讓學生很直觀地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種方式既能幫助教師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在學習”狀態,保證了課堂質量,有助于初中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3]。
初中政治教材內容涉及的知識較多、面廣,這給教師的授課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導致教師承擔了大量的授課任務。在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方法中,教師以要求學生背誦為主,就是將政治教材中的內容加以背誦,最后達到學會教材內容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所以,教師應合理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之處,創造更優質的教學資源,使初中學生的政治學習活動更加生活化、有趣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認真分析教材中每一節知識點的方法,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加以總結、歸納與策劃。只有在分析透徹的基礎上,教師才有可能結合知識點將教學方式加以創新和改進。只有結合生活中學生身邊經常出現的事物,將其融入政治教學材料中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初中學生更細化學習政治。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政治課程《合理消費》的相關講解時,教師將準備好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作為教學材料,然后向同學們說:“假如這節課教師帶你們去超市買零食,同學們每種面值的人民幣只能拿一張,那么同學們都可以買到什么。看誰買的東西又好又實惠哦。”學生們紛紛展開了想象,隨后產生了不同的思考結果,這種利用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教學模式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僅能幫助學生直觀地利用材料了解到相關政治知識,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果。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政治學習中去。在傳統政治教學方法中,教師并不注重對教學情境的創設,只是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對政治理論知識的講解中。這種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很難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政治學習成績低下。而在傳統的教學方法改進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是幫助學生將注意力投入學習中去的一種有效辦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政治教學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組織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政治學習成績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政治知識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相關講解時,為學生創造一個教學情境:“假如同學們的家里是個法律大家庭,媽媽是憲法,爸爸是刑法,你是民法通則等,那么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在家中的地位和關系會變成什么樣子?”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情境,開始想象。這種創造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政治教材中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最后達到提高政治學習效率的目的。
社會在不斷發展,而新的社會現象又會演變成相關政治知識,所以教師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政治思維是極其重要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入一些現代的社會現象,并將其以政治化的角度做出評論,這樣能幫助學生形成政治思維。學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生事件時也能用政治化思維做出評價,有利于初中學生政治學習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將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開拓新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案例、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形成教學資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等,只有充分實施好生活化的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學生的政治學習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永斌.生活化思維下的初中政治教學[J].南北橋,2017,(19):40.
[2] 劉吉利.借助生活化之道,走向高效化之城——芻議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6):201.
[3] 鄔家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