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迎旭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江蘇鹽城 224051)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也成為課改的一個重點關注的學科。體育能夠使正處于高度緊張和壓力下的高中生獲得喘息和解壓的機會,是鍛煉他們身體、保障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甚至對于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關注點。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加重,因體育不是高考科目,因此在上體育課時,他們大多都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這是導致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無法形成的原因之一。認真進行體育課堂鍛煉的學生,有的是因為聽從老師的要求,有的是因為喜歡某些運動項目。而真正了解體育的含義,明白體育不僅僅只是一種興趣、一種強制性課程,意識到它是一種鍛煉身體、促進健康并且需要長期進行的學生并不多。能夠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保持終身體育意識的學生更加稀少。
高中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大多是在體育課堂,由任課老師直接分布任務。因此,在很多時候,任課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會對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有所影響。比如,任課教師在任課過程中展現的教學能力、性格特征、知識水平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他們的思想發生變化。而任課教師本身的教學水平、素質高低也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教師能力較弱,就無法利用體育教學的過程將終身體育意識真正傳達給學生。所以除了學生本身的因素外,教師的綜合素質也需要得到重視,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才能使學生的體育鍛煉得到更好的發展。
學生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離不開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和熱愛,且教師對于學生體育理念的傳達也需要通過體育教學來進行。不得不說,體育教學會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從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環境來說,終身意識的促成都離不開它們的作用。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必須重視上課的過程,對上課過程中可能會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產生影響的各個因素進行剖析,使教學的內容、形式更符合學生,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1]。
高中生的體育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期的體育訓練,使學生的意志得到磨煉,從而自發地進行體育鍛煉的階段性過程。在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時,不能單單從思想上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日常的鍛煉,通過鍛煉來磨煉學生堅韌的品質,并且要把這種品質落實到整個高中的體育訓練過程中。
關注終身體育意識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十分關鍵,其一是要強化體育理論教育,讓學生對終身體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進行體育鍛煉,體會體育鍛煉真正的含義及其帶來的好處,讓高中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其二是要科學組織教材,讓教材發揮最大的效用,合理地組織教材內容,能使教材貼合學生的發展特點,讓學生更容易明白和接受,進而提高體育學習的效率以及豐富學生的體育情感,進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體育意識觀念。其三是要進行各種體育方面的比賽來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從而滲透終身體育意識。高中生處于成長階段,他們的好奇心強烈且有一定的求勝欲,因此體育競賽是有效促進學生身心投入的一種高效手段。比起其他的方法,它更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是體育活動的主要實行部分,它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開放的體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保證終身體育意識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滲透,從而使學生建立合理有效的體育鍛煉的認知結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體育鍛煉,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形成一個有利于學生身體的體育學習能力[2]。與此同時,體育運動還存在個體性差異,高中體育教師必須正視每個學生存在的不同,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從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方面著手,慢慢教導,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比較輕松歡樂的環境中逐漸形成體育鍛煉的理念,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的行為以及心理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所以,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情感以及養成終身體育意識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其一,要注重運動場地的體育器材的完好以及對其的管理。學生要進行體育訓練在很多情況下是離不開體育器材的,這就要求學校的支持。但學校不可能不顧實際情況大量地投入體育器材的建設,其能做到的只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有計劃的器材投入以及管理,滿足學生的日常體育教學需求。
其二,高中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宣傳體育精神、組織體育競賽、進行運動知識講座等這些具體的活動來構建一個有益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
其三,教師應該清楚新課改的要求并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因為興趣也同樣是高中生最好且最有效的老師,所以教師要極力探索在體育教育中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高中體育教師也更需要在每一堂體育課上完后進行反思,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表現,對他們的心理進行合理的分析,再設法為學生創設出活躍且吸引人的體育課堂,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還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
其四,教師應該轉換角色,重新審視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的心理并多和學生溝通,這樣才能讓學生慢慢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有很大代溝的這種想法。時間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密切,從而使學生更喜歡上體育課。
其五,教師需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給予合理而又公平的評價。科學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激發其上進心。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關注學生,且要提高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藝術,使自己對學生的評價更科學、更具有發展性。必要的時候,學校也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給體育老師們設立一些可以提高評價藝術的課程。
總之,體育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略且不可缺少的課程,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學生減少壓力、放松身心的一種方法。最主要的是,學生喜愛體育這門課程,就會喜歡上鍛煉,這會對他們以后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所以教師應及時端正學生對于上體育課的觀念,并提高他們需要加強鍛煉的意識。
[1]周愛東.體育教學模式發展及策略教學模式的方法學特點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04):26-27.
[2]虞榮娟.體育教學考核評價與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04):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