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宇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廣東 湛江 524094)
對于輔導員而言,因其人生導師的重要角色和日常生活學習中與學生關系最近,所以在指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本文從輔導員的視角,結合個人的工作實際經驗來看,目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設置與實施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加強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大學生在校期間主攻專業課程,很少接觸社會工作,即便有勤工儉學、兼職等行為,也不過是淺嘗輒止,對職場沒有切身感受。同時,一些學生尤其是藝術類的學生非常的敏感,心理抗挫折能力差,這類學生畢業之前需接受良好的就業指導,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然而,反觀現階段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情況,針對性以及差異性相對較差,未能形成一套系統的課程體系,而且授課形式依然沿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課程內容主要是當前的就業形勢、信息收集以及求職技巧等,忽略了學生的特點。
就業指導課授課老師主要是行政部門人員、院系書記以及輔導員構成的臨時性隊伍,從構成成上看不穩定,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需對就業形勢、市場需求等有深刻的認知,應當聘請創業者以及企業家來主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雖然新時代高校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強烈,但是創業指導跟不上,創業項目夭折現象非常的普遍。就業指導與市場需求相脫節,對學生求職者難以給予指導。
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尤其是特殊專業的大學生、特長生錄取時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知識結構不全面,因此存在著重專業、輕文化現象,以致于藝術類等特殊專業的大學生對社會需求的關注度差,對文化課缺乏興趣,逃課現象非常的普遍。很多畢業生未對社會需要進行探索,而且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了解甚少,沒有長期的目標。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應當全程化,是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性指導,根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擇業以及創業指導。現實中因諸多因素的存在,導致就業指導工作不連貫,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差,不利于就業。
基于以上對現階段高校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以及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基于輔導員的視角開來應當進一步改革和創新就業指導課程,以此來促進學生順利就業、創業和擇業。
對于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應當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應當全員化參與其中,全面貫徹和落實好“一把手”項目,尤其是院系領導以及各部門應當相互協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和就業指導體系。基于以上課程設置問題與不足,高校應當專門設置就業指導課程,并將其與日常課程結合起來。具體落實工作時,輔導員應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學生會、主題班會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動等,將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學和生活之中,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和就業觀。
結合現代高校課程體系,聘請成功的企業家、用人單位負責人以及創業導師和學長們到學校給學生解決就業問題,傳授就業知識和技巧,并且作為就業主導師資力量定期給畢業生溝通交流。從實踐來看,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咨詢服務工作基本上都由輔導員負責,然而輔導員人數較少,精力有限,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為此,需建立結合課程體系,外聘能夠傳播就業正能量的人才,來促進高校學生順利就業。
若想促進學生就業,首先應當實現就業與實訓之間的無縫對接。在當前國內經濟發展新常態形勢下,高校課程設置應當與時俱進。在轉型過程中,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課程設置和校企合作共同發展原則,這不僅是院系學科實踐教學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以職業能力提高為中心的新教學和課程設置模式,充分利用實訓基地來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課程設置的轉型發展,校企之間合作,大學生體驗“職業人”的要求,促進就業。
總而言之,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以及改革過程中應當其積極的主導作用,堅持學生中心主義,堅持生本原則,順應時代的發展,轉變學生的就業與擇業觀念,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對促進學生積極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和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