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平 唐永鋒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00)
高等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加強自身教育質量,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應該要針對學校自身的需求確定相應的管理模式,綜合性分析自身的科學研究實力、綜合辦學實力以及教學效果。我國高等教育雖然在近年來得到了高速發展,但是學生的數量的增長幅度較大。在這種環境下,高校需要創造更加合理的管理手段,在學生管理方面重視學生的需求,從而建立有效的高校學生管理環境。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高校安全保衛問題進行綜合性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確立具體的開展措施,旨在為我國高校辦學實力與辦學規模蓬勃發展的現狀提供安全保衛工作方面的指導性意見[1]。
大學階段是學生生活狀態改觀、人生價值觀養成階段。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觀念逐漸趨于成熟,對外界的事物有著自身的判斷,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大學生的社會閱歷不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復雜的意識形態難以進行分辨,并且容易受到外界欲望的干擾,安全隱患較大。此外,在社會環境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狀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因此,高校管理制度對學生的約束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由于高校開放式的教學,學生容易出現出現偏激的行為,多元化的生活狀態容易讓大學生滋生出享樂主義與拜金主義,導致其出現安全方面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高校辦學實力與辦學規模不斷擴張,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更多的人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我國高校在校生學習人數接近2500余萬人,相比前幾年有了質的飛躍,學校辦學規模與招生人員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在長期共同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容忽視。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學校的管理受到了新的挑戰,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安全隱患。
由于高校辦學實力在短期內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教學能力跟不上飛速擴大的招生規模,師資力量、設備需求、管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漏洞。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管理層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成的,學生與教師在管理過程中,沒有系統性學習過學生管理的相關知識,導致管理隊伍薄弱,高校的安全保衛問題漏洞百出。高校安全保衛與學生管理人員應該擁有充分的政治思想、教育學與心理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而這種環境下會影響學生管理專業性[2]。
高校應該確定自身教學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分析教學與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并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以學生的需求為具體導向,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主動性,讓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此外,學校應該構建既定的學生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應該放下架子,與學生保持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并根據目前實際的教學環境,盡可能滿足學生硬性需求,并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改變自身管理模式。
由于我國高校發展過快,師資力量以及管理制度跟不上其發展的速度,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學校管理層需要充分讓學生社團加入到管理隊伍中,并給予社團隊伍一定的管理權力,建立針對性的自我發展格局,讓學生能夠構建其自我約束的學習工作狀態,并在此基礎上全面形成民主穩定的管理形式,并在此基礎上約束社團管理人員的職權,并改變學生的接受管理的心理狀態,防止出現矛盾糾紛,導致管理出現矛盾。
管理隊伍是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校應該對現有的管理隊伍進行適當的培訓,并尋找其工作中不足,保障其工作狀態能夠穩定在一定良好的狀態。此外,高校應該著重于培訓管理人員,實現管理模式的專業化,并將管理方式融合到教育工作中,積極開展有效的評價模式,定期開展相關的活動,從而讓管理隊伍能夠進行有效的鍛煉,讓高校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穩定可靠的發展,形成穩定有效的管理模式。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高等教學水平不斷上升,基于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態,高校急需提升其管理狀態,并尋找自身的管理漏洞,通過改善高等教育目前的發展規律,并通過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質,從根本上改善高校的管理狀態,為學生在高校學習過程中的生活與教育都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