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玫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北京 100012)
互聯網已遍布每一個角落,其各種通訊設備和數據信息已滲透到每個人當中。面對大數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作為高校管理者,我們自身應先樹立正確的數據意識,了解其重要性,培養綜合分析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進而給學生篩選出優質的數據信息并了解學生的具體現狀。 大數據網絡時代與高校管理相融合的背景造就了大學生數字化的生存模式。各式各樣的新媒體、網絡文化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相互交流融合,率先占領了意識形態話語權,給高校管理者帶來了不容小覷的挑戰和創新管理。
在以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若想全面準確分析每個學生的所有行為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過去的記錄方式方法有局限性,所具備的工具也不夠先進,經常性采取的方法就是問卷調查,再在眾多的紙質資料中分析篩選出一些可用數據進行分析,工作量大準確性小。然而,大數據網絡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問卷調查分析法,使我們能夠更準確迅速的獲取和分析出學生在最真實狀態下的數據,全面有效的記錄。因為大數據的到來,讓我們對教育對象了解的更全面。
因為大數據具有多樣性,雖方便了我們獲取數據,但需要我們加強分析能力,辨別真偽。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95后,獲取信息更快速敏捷,勇于接受新事物,追求個性,因此往往容易過于自大自負,常常一反主流,以致于我們不能從單一角度去看待學生。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多樣性,有利于我們對學生更準確的進行了解,從而方便管理,針對性的使教育服務于每一個學生個體。
大數據是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也存在其他不確定影響,所以要了解并權衡好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關聯性可以分為正相關和負相關。正相關是指兩個變量變動方向相同,一個數據增強時,另一個數據也會隨之增強。比如:當組織班級同學們互相討論評選優秀干部的同時,各個人在自己心里會有優秀班干部的定義,從而與自己比較,從而知道自己不足,進行了自檢與提高。負相關則相反,例如:當學生在室內閱讀電子產品的時候,他們在紙質閱讀和親近自然的時間就會越少。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意識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浮動,這并不是偶然的。通過對數據分析的相關性,可使我們盡早的發現問題,預防問題,解決問題。
每個人每天接觸和產生的數據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高校中,老師和學生以多樣式多用途的的形式生產著各種數據,當數據達到某個程度之后,可建立數據資源庫進行分類存檔,可更快捷的進行分析處理。如: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搜索信息、平臺上進行交流、留言等所構成的大量數據,可以從其中反映出學生的所思所想。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數據成為了高校管理者工作中的重要性問題。
大數據的方便性在于能夠記性我們經常瀏覽的網站、網站上所瀏覽的內容、智能性的輸入法記錄常用文字等。甚至一些軟件APP能夠充分快速收集信息并悄無聲息的傳到網絡平臺上,使數據庫不斷的擴大。高校管理后臺者每時每刻會得到巨大的信息量,從瞬息萬變的數據中篩選出關于學生的信息則很難。想要更好更快的了解學生的動態,挖掘學生的信息,從多方面服務于學生,無異于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在大數據環境下,管理者必須具備敏感的數據意識,能夠主動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例如,可以通過分析學生上網瀏覽內容,來發現、總結出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況,從而可以使學校組織的管理活動獲得更高的學生參與熱情。現在高校普遍都有數字圖書館建設,通過分析學生的圖書目錄檢索情況,可以分析出學生喜歡什么類型的圖書,進而可以針對性地對學生推薦喜歡的類型,針對性豐富圖書館內容,有效避免了大量無人問津圖書占用空間資源,提高上傳圖書的針對性。
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管理人員對大數據的認識,只有認識到信息化對開展工作的重要性,有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夠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其次,要多組織培訓、講座、分享會等學習活動,以加強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分享信息化管理中的經驗成果,以強化信息分析能力,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最終使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水平獲得全面提升。最后,可以用課程培訓的方法讓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強化管理人員在大數據環境下開展學生管理的應用能力。如有條件,可以邀請有關數據分析專家進行講解,或者派遣教師外出學習,并不斷宣傳大數據對管理工作的影響。
首先要做好信息安全保護工作,以使學生信息在保護范圍內,以保證大數據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在進行制度建設中,要設置好權限分級,查看學生信息必須有相應級別權限,要全面考慮學生信息的隱私性,應用信息數據后不能對學生帶來不利影響,在將信息結果以各種形式公開后,要考慮是否會影響學生健康發展。必須在不影響學生隱私和發展的情況下合理應用信息,才能對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在合情、合理范圍內有序展開,這對學生發展與教學體系完善有重要指導作用。
要加強對數據的監測管理,對系統要做好殺毒、清盤工作,一方面保證時刻有可利用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病毒威脅。另外,通過管理學校學生活躍的社交軟件,以大數據對在校學生生活、情感狀態進行深入挖掘,可以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而可以有針對、有重點地采取措施,通過交心、班會等來適當引導,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改變管理工作空泛的現實情況。
大數據時代使教育工作者從宏觀群體教育到個性化教育轉變成為可能。大數據使了解學生狀態不再成為難題,教育可以實現個性化。在就業指導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針對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求職意向,還可以通過知識測評、性格分析、適合崗位匹配等充實學生數據信息,通過與招聘單位招聘崗位信息結合,相互匹配,可以提高就業指導的有效性,使學生了解就業情況,明確以后的工作方向,并且能夠了解到適合在哪個城市發展、現在可以做什么、工作要求怎樣、我需要具備、提高哪些素質能力等等,使學生擺脫迷茫狀態,對未來就業一目了然。
全面整合校內外數據資源,積極發展學生管理大數據,挖掘學生和學業之間的關系、學生發展規律和學校教學治理秩序,可以很好的促進高校內學生教學管理系統的革新與進步,對于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