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慧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河西堡第二小學 甘肅 金昌 737009)
音樂這一門課程可以說是一門聽覺以及心靈上的藝術,一旦學生對于音樂有了自身較為獨特的理解,也就能夠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真正學會享受、聆聽音樂。可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很少有學生能夠真正對音樂持有獨特的理解,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本身思維都還未發展,如果還是進行傳統教學的話,是很難激發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進而也就嚴重降低了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了改變這一現象,筆者也就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就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筆者認為其主要有以下幾點價值:(1)能夠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信息化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最為常見的就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進行音樂授課,借助于其聲音、視頻、文字等表現手法來將抽象的音樂知識和樂符變得生動形象化,這樣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因此而得到顯著的提升,進而也就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之中[1]。(2)資源數據豐富。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還可以借助于網絡平臺來為學生尋找其所喜歡的音樂,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數據,所以說,對于拓展學生認識,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有著較為顯著的成效。(3)符合教育時代需求。在現如今這個信息技術時代下,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之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教育領域也提出了要實現現代化課堂這一理念,而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就十分符合這一理念要求。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這一手段,能夠最大程度豐富音樂教學課堂,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新奇、有趣的體驗,在這種環境下,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以及興趣都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也就能夠激發學生音樂學習動機,讓其能夠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課堂上。而教師則可以借助于這一點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教師教學生《捉泥鰍》這一首歌曲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泥鰍是什么樣的,然后再借由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展示出一段捉泥鰍的畫面,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當中的音樂形象以及動作;之后,在進行歌曲教學的話學生也就會十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并且還會不自主的跟隨著音樂進行律動,最終也就能夠有效的發揮出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價值[2]。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這一手段,能夠促使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課堂上,這樣學生對于音樂知識點也就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個時候如果再借助于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講解,就能夠更加直觀的為學生創設出一個生動且逼真的學習環境,而學生則能在這一形象且生動的音樂學習課堂上,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從而有效的提高音樂知識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夏日的雷雨》這一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展示一下切蘋果的動態圖片,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到“切分節奏”,這樣學生也就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一音樂知識點,最終有效的提升整個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其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要,借助這一手段來提升整個音樂知識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這一手段,要想最大化其價值,除了上述兩點之外,教師還需要積極應用這一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學生感知活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如果能夠有效的借助于信息化技術來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就能讓學生聽覺、視覺以及其它各方面器官都得到有效的刺激,而學生在這一環境下探究欲望也就會油然而生,這樣整個學習環境就會變得更加的輕松,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金孔雀輕輕的跳》這一歌曲教學的時候,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查閱的方式來對民族音樂、風情以及舞蹈特色進行查閱,然后再通過討論合作的方式來開展一個舞蹈模仿創編,通過這一實踐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音樂實踐當中,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一內容,還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養成較為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幫助學生理解、享受音樂的重要舉措,借助于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讓音樂變得更加的通熟易懂,十分符合小學生發展需求,最終就能有效的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和效果。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以此來更好地保障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