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嘉珍 任新宇
【摘 要】在現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需要各式家具的出現。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傳統家具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各式各樣的需求。為此,一系列針對不同場景下所需的多樣化產品出現在市面上,不同的空間所需要的家具產品也有所不同,家具產品更合理的利用空間,擴大空間的使用率是必然的。家具產品是人們最多使用的產品。它的創新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這也就要求設計者必須以多樣化的方式來改變現有家具的不便。
【關鍵詞】特定場景;多樣化;家具;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137-02
中國的家具業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以及發展,已經成為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在國際上,家具行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國內,也有很多企業步入家具行業。這類家具既要滿足國內市場,又要滿足國外市場,必須以多樣化的方式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傳統家具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這就需要設計者在家具產品上進行創新。結合傳統家具的特點,進行文化上的傳承。尋求家具產品與人、環境的和諧統一。家具創意上的改變是一個思維過程的總結,是運用一定的方式來對家具的形態、色彩、造型、質感、裝飾等方面進行綜合處理,構成完美家具形象的規劃過程。好的家具產品創意能夠提高人生生活質量,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為人們帶來更加便利,舒適的環境享受。
家具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是人們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不可或缺的器具,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物質文明的標志,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展示。家具產品的創意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且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把人們的生活打造的更加舒適,便捷。這樣的環境可以愉悅人們的心情,激發人們對更高品質的生活有所向往。優質的家具創意以它完善的功能以及卓越的外觀品質成為現代人所追求的潮流,為現代人提供了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享受。
家具不但能豐富空間內涵,而且可以填補空間的不足,對空間進行再創造,以此來提升空間的視覺效果。折疊、拼接式家具便是為了更好的節省空間,利用有效空間而產生的新型家具。它以不一樣的方式來展現家具的特點。拼接式家具可以讓人們自由選擇拼接方式,以此來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空間。傳統家具只能以一種形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但拼接式家具可以有多種拼接方式,也可以隨著空間的改變進行調整。是一種非常好的空間利用的方式。這類家具可以在環境中充分利用空間,且美觀,也提高了空間的使用率。
當今社會中,不僅大型家具出現各式各樣的改變,小型家具更是多樣化。這些變化的出現,都是為了對應人們的各種需求。家具的設計既是為了人們生活的便利,也是一種創造優美環境的多元化藝術。不同的家具組合和設計,創造出的空間環境也有所不同,對于一些室內環境的不足,可以用家具的設計來進行彌補。家具的使用特性決定了空間性質的表達作用。家具也具有空間性的識別作用。在一定的室內空間中,人們的生活與行動方式也是多樣的,利用家具對空間上的創造,合理的構造出不一樣的空間,這樣創造出不同的空間,這些區域可以滿足各類實用性的功能。在空間的組合之中也會有各類無法使用正常家具的空間,為了能夠合理的利用這類空間,設計者就應設計出在這類場景下用的適應性家具。這樣無用或者難用的空間也可以變成合理,可使用的空間。而且這類特殊家具的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空間。
對于室內環境,家具的布局和劃分,可以使空間更具有實用功能,同時還可以營造各種空間氛圍。為此,特殊場景下使用的家具的出現變得更加的必要。在櫥柜的設計中,拐角處一直是被人忽略的,為了擴大空間的使用率,越來越多的設計者關注這個點,并為此設計出各式各樣的拐角設計,旋轉類拐角設計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以旋轉的方式將拐角處設計為以軸轉動的一個扇形。
適應各類空間的產品的出現是必然性的,人們所需求的物質變化以及外形上的變化也是設計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家具產品與室內環境的結合是必須的,二者的基本點都是建立在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他們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任何人們的各類需求。
現在的家具行業中有傳統家具,智能家居等,在特殊空間下可以使用的家具產品還是較為罕見的。家具在空間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它是室內環境的一個主體存在,構成室內環境的主要物體。家具的創新不僅是要解決方法和技術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創新,利用更多原本不可用的空間,創造出更大的空間使用方法。用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對家具產品進行創新。為了合理利用廚房空間出現的新型櫥柜家具,多樣化的選擇讓人們可以更多樣化的去考慮空間上的利用。
在特定場景下家具產品也應有一定的變化,特殊的環境要有相應的家具才能合理的利用。家具作為環境中的一部分,在整體空間設計中不能被忽視。現在社會中有很多適用于不同人群的家具產品的出現。適用于老人的產品,會在設計中更多的考慮為老年人克服特定環境障礙,發揮老年人潛能的家具產品,會更多的關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獨立生活的能力,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市面上稱之為適老家具,是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一類家具。它們的出現就是為特定人群中設計的一系列產品。
不僅有為老年人專門設計的家具,也有為嬰幼兒設計的各式家具,為了更好的讓家長能夠照顧嬰幼兒,能夠安心的將嬰幼兒放置在適用的嬰兒床中,設計者要考慮的也有不同。對于青年人,就要更多的去考慮家具風格,材料色彩等問題,也需要更多的考慮青年人與其他人群不同的需求。
在特殊場景下所需的家具的出現是必然的,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家居的出現優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的局限促使著傳統家具進行創新改變,科技的進步,推動著家具與科技結合。所創造出的新型產物更多的是為了應特殊場景而出現。為了節約打掃時間,于是擁有了掃地機的出現,為了節約洗碗的時間,洗碗機為此出現,等等等諸如此類產品的出現,更加證明了家具產品的改革創新更多的是在特殊場景下人們所需求的物質變化。在特定場景下,人們所需求的各類物質上的改變,推動者設計者對家具產品的創新。傳統家具不能再去滿足人們對此類的需求。
不同的環境所需要的家具產品也不同,辦公環境,家居環境,酒店,民宿,教室等各式各樣的環境所需要的家具產品也有所不同。辦公場合下,需要簡約大氣的家具產品,可以更佳高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家居環境,在家更需要一種舒適,便利的方式來緩解人們的疲憊,舒適的家具會給人們好的生活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酒店,民宿等環境,一般會去特殊定制屬于自己的特殊的一類家具,會在一些小的地方出現屬于這個環境獨有的家具產品。
特殊場景特殊空間所需的特殊產品在市面上越來越多,設計者們也開始越來越重視這些特殊情況所需的產品。不僅僅是大型家具有所改變,很多小型家具也有所改變。比如,書房作為一個讓人們閱讀,書寫以及學習,研究工作的空間,是為了個人而設立的私人空間。在書房出現的家具主要有書桌,椅子,書柜等。書房的椅子會因為使用者長時間的需要使用,所以椅背形狀一般與人體脊背曲線吻合,這樣會給使用者一種更好的體驗,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效果。也有很多產品是為了符合人機工程學應運而生。
有很多照明家具的設計理念來源于生活。在不同場景下所需要的照明家具也不同。市面上也出現各類照明家具,折疊類,可調節類,拼接類等各式各樣。最初出現的改變為亮度的調節,各類照明家具可以進行亮度上的不同調節,不同的亮度適用于不同的環境,可以供人們在不同場景下使用。折疊類照明家具是為了讓人們方便攜帶,可攜帶出行的一類便利人們生活的產品。它不同于普通的手電筒,可以作為臺式燈具攜帶出門,滿足人們在不同空間下的使用,可折疊的設計方法更讓這類照明家具變得有更多用途,可以根據空間的不同來進行不同的調整。
在現代社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拼接式家具,這類家具產品沒有固定的形態,一般以幾何形狀來憑借,用不同的幾何形狀來憑借成不同的空間,進而進行合理利用空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范圍里拼接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形態來滿足人們不一樣的需求。是現有家具產品中最常見的一款可更合理利用空間的家具產品,上市之后很受人們的關注,使用率也變得越來越高。拼接式不僅出現在大型家具,也出現在了各類小型家具中。這種形式可以滿足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同一類產品由拼接形成不同的形態,由此來滿足人們對于空間利用或是美觀藝術上的不同化。
家具產品也可以作為劃分空間的存在,不符合人們需求的室內環境可以通過家具產品來改變室內空間的利用,家具產品可以把大的空間分成多個小空間或者是獨立存在的空間。為了滿足這類空間的劃分,也需要不同類型的家具產品的出現。為了營造出各種不同的空間氛圍,家具的多樣化十分重要。為滿足某種特定環境出現的各類家具產品越來越多,此類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應和市場需求,我們所需要的家具產品也需要更多的改變。在中國悠久的家具歷史中,很多家具產品的出現都是由于某種特定場景所需要,不管是形態上的改變還是實用性質上的改變都是為特殊環境所創新而產生的。時代的進步,人們需求的增加都是推進家具產品進行改革的各種動力。為了不同環境而出現的家具產品越來越多樣化,設計者關注的重點也在此。不同場景所需的不同家具產品還有很多,在中國,傳統家具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智能家居更是隨著人們需求變得日益完善。創新是必要的,針對不同場景的創新更是勢在必行的一種模式。由此可見,不同場景下人們需求的不同會使得市場需求更加多樣化,特殊場景下的家具產品更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瑋,凌繼堯.高科技養老介助衛浴產品創新設計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05):180-183.
[2]李若輝,關惠元.我國中小型制造企業產品生態設計現狀及問題[J].生態經濟,2016,32(12):211-215.
[3]劉瑋,吳智慧.土族傳統民間家具“面柜”的民俗特色[J].藝術評論,2016,(09):124-126.
[4]師曄蘭,郁舒蘭,薩興聯.產品設計中的“時間”思考[J].設計,2016,(17):22-23.
[5]陳楊威,郁舒蘭,李策,夏巍恒.產品材料與形態設計相契合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6,(13):67.
[6]李若輝,關惠元.智能化時代基于技術密集度差異的企業設計創新路徑[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19):107-113.
[7]李若輝,關惠元.基于設計創新驅動的中小型制造企業生態化發展策略[J].企業經濟,2017,36(10):9-14.
[8]楊葉,郁舒蘭.家具制造企業實施PLM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家具,2017,3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