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韋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方法:選取我院產科六病區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67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導致產婦產后出血危險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結果:通過容積法和稱量法對產后出血量進行測定,1667例產婦中有45例符合產出出血診斷標準,占2.7%。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產婦年齡、分娩方式、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妊娠高血壓、貧血、胎兒因素、凝血功能異常等各種因素導致產婦出血量也不同。選取是否發生產后出血為因變量,同時選取以單因素分析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因素為自變量,再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得知,產婦子宮收縮乏力、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粘連或胎盤滯留以及剖宮產等為產后出血主要危險因素。結論:產后出血由多方面所致,醫護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助產技術,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同時從婚前、孕期宣教、保健以及產時和產后觀察等多個環節采取科學合理預防措施,進一步減少產出出血發生概率。
【關鍵詞】產出出血;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271.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嚴重并發癥,即胎兒分娩24h之內產婦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剖宮產超過1000ml。正是這種情況會導致產婦出現各種后遺癥,如果產婦出血量較大且無法得到有效控制處理,必然會危及產婦生命。一般產婦產后出血常見軟產道損傷、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因而了解產婦產后出血危險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對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此,本文則選取我院產科六病區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67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科六病區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67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7.96±4.31)歲,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79±0.57)周。其中陰道分娩1025例,剖腹產642例。
1.2 方法 通過容積法和稱量法對產后出血量進行測定,胎兒娩出后在產婦臀部正下方放置專用的彎盤,主要用來接陰道流出的水,待2h后拿出計算出血量。針對剖宮產產婦可在手術中運用負壓瓶收集出血量,根據顯示度數對出血量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要將羊水量去除。成功分娩的產婦送入病房后在其會陰下方放置一塊會因墊,收集出血量后24h取出,計算放置前后質量差后再X1.05,所得數據和剖宮產術中收集的出血量相加則為產婦產后出血量。如果產婦產后2h出血量超過400ml或24h出血量超過500ml則可判定為產后出血。
1.4 統計學分析 借助SPSS11.0軟件統計分析了所需要的各種數據,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標準差( )進行表示,借助t檢驗進行了對比,用%表示計量,用x?檢驗,P<0.05即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產后出血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通過容積法和稱量法對產后出血量進行測定,1667例產婦中有45例符合產出出血診斷標準,占2.7%。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產婦年齡、分娩方式、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妊娠高血壓、貧血、胎兒因素、凝血功能異常等各種因素導致產婦出血量也不同。具體數據見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結果 選取是否發生產后出血為因變量,同時選取以單因素分析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因素為自變量,再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得知,產婦子宮收縮乏力、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粘連或胎盤滯留以及剖宮產等為產后出血主要危險因素。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產科嚴重并發癥,若不及時處理控制必然會危及產婦生命安全。研究結果顯示,引發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為宮縮乏力和胎盤粘連等。但并非只有一種因素會引發產后出血,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臨床難以判斷,因而需要從多方面采取相應地預防措施:首先科學指導婦女避孕,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人流和妊娠次數,多次妊娠和流產會對子宮內膜造成不同程度損傷,從而出現繼發性感染。再次妊娠時則會增加胎盤粘連植入或前置胎盤可能性。其次加強孕期宣傳保健知識教育;工作人員應教會引入自測胎動和對胎動異常進行識別,掌握產檢時間和推算預產期,重點科普住院分娩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還能提高分娩成功率。③正確處理產程;導樂應做好陪伴工作,消除產婦因生產產生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嚴密觀察宮縮和宮口開大情況,合理對產程進行指導,第一時間處理產程停滯和延長現象。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由多方面所致,醫護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助產技術,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同時從婚前、孕期宣教、保健以及產時和產后觀察等多個環節采取科學合理預防措施,進一步減少產出出血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劉倩,LIUQian.產后出血危險因素臨床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4):66-68.
陶霞,TAOXia.探討產后出血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23):69-71.
袁孝鳳.淺談產后出血的監測與護理[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6(6):00045-00045.
佟艷.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研究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