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瓊
摘 要:信息技術時代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對精神文明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美術教育發展的新方向。教育工作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高中 素質教育 美術鑒賞 審美能力
一、國內外美術教育研究的現狀分析
如今在當代的西方美術教育活動中,由于各自研究的出發點不一致,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論主張。其中要以兩種理論研究最為突出,一種是以美國教育家羅恩菲德和英國的教育家里德的理論為代表,他們強調美術教育的工具論,提倡以美術創作來促進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另一種是以美國教育家艾斯納和格里爾的理論為主要代表,他們強調美術教育的本質論,提倡通過嚴謹的課程設置來指導學生對美術當中各項知識的認識。這兩種美術教育思想都是強調美術的創作形式。
我國經濟迅速增長,教育發展形式喜人,在研究美術教育方面也借鑒了許多國外的教育方式。大致研究的熱門方向在美術教育的價值、目的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我國美術界的學者在針對美術教育的研究方面傾注了大量的精力。近些年,研究美術教育的專家始終在關注著美術教育的社會作用和課程改革方面的問題。在研究美術課程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關系和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多的成果。
二、高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意義重大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時代在進步,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學校應該把努力培養極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最終目標。創新意識是所有創新活動的基礎。在高效的素質教育中把美術教育應用到現有的課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各種藝術作品中不同手法在表現主觀情感的時候所表現出的作用不同。實用藝術與表現性藝術具有實用性、裝飾性、表現性的特點,它能直接地表達出個人的主觀情感。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不是要忽視基礎的邏輯學習。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生往往是工作認真、細致,但比較容易墨守成規,而專門學習美術的學生思維往往比較靈活且富有創新意識,但個性過于突出,將這兩種思維模式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將是完美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注意培養其良好的心態,在學習中尋找突破,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當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形式多樣的畫展或者藝術作品展去領略藝術作品所帶來的魅力。但是許多人并不能真正感悟到作品的真諦,與作品產生共鳴。是因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美術的時候缺乏正確的引導和學習,進而導致審美基礎和鑒賞能力不能得到提升。雖然市場上有一些介紹美術作品欣賞方法的書籍或者影像之類的,但大部分都只是藝術進行簡單的描述,并沒有真正的通過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來談及其藝術規律,也就更談不上從藝術規律中體會出更深的意義,提煉出美術及藝術作品來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根源。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樹立遠大的理想
美術教育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直處在被忽視的位置上,進而導致了學生的思想、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不完整。由此可見,美術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美術教育的最根本的意義就是在真善美統一基礎,促使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等采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古人云: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其中強調了藝術作品在樹立理想、培養道德修養中的重要作用。藝術來源于純真的生活,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建立在一定的審美基礎之上。我們要充分利用優秀的美術作品,把美術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靈活、直觀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并通過藝術形態來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多種多樣的藝術文化
活動。
三、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
(一)美術教學是中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審美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美術課來體現的,美術課又是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當今的美術教學,美術欣賞已經延伸到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教師在上美術課時,向同學們講述的不僅僅是美術知識,其中更包括歷史,政治甚至擴展到我們的生活。高中美術教材為了突出它的審美價值,在內容的精選、容量等方面做了較科學的編排。學生可以在美術這門學科中接觸廣泛的知識,綜合素質得到極大的
提升。
(二)美術教育是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美術課培養的就是學生的審美意識與一些基礎的鑒賞知識。美術課教科書中會安排許多的文字和圖片。圖文并茂,穿插的文字是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鑒賞方法或對作品意義的注釋。一般在欣賞課中教師會對本課的作品做大量的介紹,從作品的歷史背景,作者,繪畫表現形式,繪畫語言來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教師會讓學生自己來分析作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判斷力與感知力。這些語言表達能力,感知力,判斷力等都是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
(三)美術教育是一種藝術修養和精神陶冶
美術教育不但是對作品本身意義的了解,也是對作品形式,所運用的材料,繪畫技法等方面的研究,是對美的一種研究和分析,通過長時間的美術欣賞訓練,是提高藝術修養的一種途徑。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征,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并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四、結束語
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實現方式,在高中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美術教育,也是當前推行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強對高中生的美術教育有利于促進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和素質的全面發展。加強美術教育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道德修養、審美情操和創新意識,并樹立遠大的理想。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尹少淳,<美術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