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新
(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鎮中心學校,湖南岳陽 414112)
鄉土地理指的是本鄉本土的地理知識和概念等,其包含的地理知識和問題可以作為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資源,通過具體化和形象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對鄉土地理的良好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課程中涉及的抽象概念,拉近初中地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并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中初中地理教學不受重視的現狀[1]。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將地理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能力,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和發展,鄉土地理教學已經成為初中地理教學中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教學方式。了解鄉土地理教學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規劃其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充分發揮鄉土地理教學在初中地理的優勢和作用。
鄉土地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著,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拉近初中地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作為一種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鄉土地理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利用鄉土地理學習和理解初中地理知識,鄉土地理教學選用的教學內容應該是與學生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特別是學生所熟悉的家鄉環境。如岳陽縣張谷英鎮位于岳陽縣東部,屬新墻河上游地區,位于東經113o26' 10" ~ 113o 37' 20",北 緯 28o 57' 30" ~ 29o 5' 20",海拔110~650米,屬低山、中低山山地地貌。其他如河流、水系、動植物資源、氣候特征等,這些都是學生饒有興趣的知識點。當然,不同地區的初中地理教學應用的鄉土地理知識也不盡相同,鄉土地理教學存在地域性的特點[2]。不同地域的鄉土地理教學體現著不同的地理特色,也應體現出不同地區初中地理教學不同的側重點。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鄉土地理教學,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去,引導學生主動認真地觀察自身的生活環境,并主動了解和探究地理文化,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同時,學生在了解到周圍的地理環境后,也會有興趣與當地的居民就該區域的地理知識進行交流和了解,或者形成討論、研究的課題,成立課題小組,加強同學、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3]。這幾年,我校結合我鎮的自然、社會、人文特點進行了相關動植物資源、河流水系、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張谷英村古建筑群旅游資源、張谷英村的孝友文化傳承等相關綜合實踐活動,效果很好。
通常,鄉土地理教學與當地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風情等緊密相關,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引入鄉土地理教學,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體現出該區域的社會發展狀況和需求。鄉土地理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學生去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并結合家鄉的地理環境深入研究鄉土地理環境,鼓勵學生為家鄉的發展提出相關的建議。如我校引導學生開展“家鄉河流水質及污染情況調查”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提出的一些相關建議,就被本地黨委政府采納。
鄉土地理的有效應用能夠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抽象概念變得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同時也有助于改變初中地理教學在傳統教學觀念中不受重視的現狀,因此,需要結合初中地理教學的目標和計劃,從學生學習的需求出發,制定合理的應用措施,將鄉土地理教學滲入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
初中地理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課程,一些地理知識也較為抽象和復雜,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才可以較好地掌握。因此,應當利用學生對鄉土地理的熟悉度,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鄉土地理與學生的成長和生活環境聯系密切,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地理知識的學習,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學生會更加樂于收集相關地理資料,鍛煉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對初中地理的了解更為深入和廣泛。
與初中地理課程相同,鄉土地理知識也包含了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研究學習家鄉的地理環境。教師可以結合本地的地理資源狀況如水力資源、土壤資源、礦產資源等,讓學生拓寬視野,指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對家鄉各種地理資源的探索和研究中,從而通過鄉土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有效實施,鄉土地理知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越來越多,鄉土地理知識逐漸成為初中地理教學的載體,地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學生熟悉的地理環境來對學生進行環境方面的教育工作,要帶領他們深入到生活中去,讓他們進行探究性的實踐活動,引領初中生在學習鄉土地理的過程中,充分意識到地理環境的保護重要性與必要性,讓他們更好地感受到周圍的地理環境,并通過環境教育實踐活動來更好地保護地理環境。
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覺得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較少,在生活中的應用也不多,學習的興趣也不大,不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去學習地理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融合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家鄉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學習與自身生活相關的內容時,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的美麗。每個學生對家鄉都會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對于家鄉發生的變化也會格外關注,因此,將鄉土地理融入初中地理教學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以鄉土地理作為學習的載體,能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的神奇魅力,通過一些真實事例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不愛家鄉的人,不會愛祖國。
[1]彭晴.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3):71.
[2]汪進平.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6,(08):43.
[3]陳雪梅.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才智,2014,(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