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花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學,福建武夷山 354303)
課堂導入作為教學活動的第一環節,對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具有無法估量的影響。復習式導入方法為學生搭建了舊知和新知之間的橋梁,讓學生由熟悉到陌生順利過渡,不但可以及時地鞏固上節課所學,而且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為新課的學習做好知識與心理兩個方面的準備。
以提問的形式復習舊知,簡單易行,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們也習慣了教師上課就開始提問。采用問題導入新課,成敗的關鍵點在于問題的設計。在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尋找已學知識和新知識的聯結點,設計難度適當的問題,以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思考,進行有效導入[1]。
在學習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的Unit 3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Topic 3 Could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時,教師結合Topic 2的內容,提出問題:When a Chinese meet a Canadian, they wave to each other, what do they mean?學生們回想到“In Canada, they wave as a sign of peace and friendship.”再結合自己的常識,學生們給出了答案,“The Chinese means goodbye, but the Canadian means friendship.”教師肯定了學生們的回答,繼續引導學生回顧內容進行總結,“You' re so cute.What can we learn from it?”學生們結合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很快給出答案“Some things usually have diff e rent meanings in dierent cultures.”提問由易到難,引發學生探究,以積極心態學習新課。
運用提問復習舊知導入,教師應該創新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方式進行創新,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新鮮感,更好地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順利地導入新課。
相對于小學來說,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偏少,課堂上普遍比較沉靜,在上課一開始,教師根據上節課所學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表演對話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搭建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全身都動起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既復習鞏固了英語語言技能,又及時調整了學生的心態,活躍了課堂氛圍。
在學習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的Unit 4Amazing Science的Topic 3 China is the third nation that sent a person into space時,教師組織學生想象未來,各種新奇的發明出現,改變著人們的生活,“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you imagine life in the future?”教師說,“Talk about this topic in groups and try to perform the future life.”學生們開始想象,并且積極地與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一個學生說,“We can live on Mars and walk in space.”另一個學生問,“How do you walk in space?”學生開始模仿太空漫步的樣子。在學生討論表演結束后,教師點評學生表現,并且引入新課,“Do you know who is the fi rst man walking in space in our country?”教師說,“Let’s know more about it.”順利進入新課學習。
在剛開始上課時,結合語言技能訓練目標,立足學生實際,進行一些新穎有趣的對話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互動,讓學生的身體和大腦都動起來,實現英語知識與語言技能的順利遷移。
很多教師習慣用習題來復習導入,檢測學生已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但是,單一的習題形式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參與練習的程度降低。由此看來,教師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對英語習題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創新,在練習的方式上尋求突破,利用有針對性的變式練習,面向全體學生,促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復習舊知,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做好準備。
在學習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的Unit 1The Changing World的Topic 2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growing faster時,在復習導入環節,教師結合Topic 1 的內容及知識重點,為學生設計了一則給視頻配音的練習,“Now watch this video without sound. Dub the video according to the scene.”教師說,并且提示學生配音中要用上“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學生們覺得這個練習有意思,開始認真觀察視頻,合理地推測視頻中人物的語言。“Hi. Jane.Where have you been to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I have been to Sanya that is a beautiful place.Where is Li Ling?”“Oh, she has gone to Beijing to climb the Great Wall.”“Sounds good.”新穎的練習形式提升了復習導入的效果。
富于變化的英語習題、多種多樣的習題完成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吸引學生關注,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致,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習題,在復習舊知的同時,對新課內容形成預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
討論在當前的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式,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在組織初中英語課堂的導入時,也可以靈活恰當地運用討論法,結合英語學習的總目標,立足初中生感興趣的話題,用心選用與新課相關聯的討論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合理調控討論的時間和步驟,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2]。
在學習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的Unit 2Saving the Earth的Topic 2 All these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時,教師根據Topic 1的內容,在導入新課時,組織學生圍繞著“pollution”這個主題進行討論,“As we all know,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教師說,“What problems do pollution cause?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e earth clean?”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下,結合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有學生說,“The water pollution causes the death of fi sh.”“The air pollution causes many diseases that human beings suer from.”還有學生說,“We can use public transport to school instead of cars.”“We can plant more and more trees.”學生的討論既復習了上節課內容,也為新課做好了鋪墊。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有的放矢地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促使學生產生表達交流的意愿,加大語言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在增強英語表達技能的同時,活躍學生的英語思維,順利進入新課內容的學習。
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靈活多樣地運用復習導入,既簡便可行,又直接高效,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值得一提的是,教師需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做復習方式的創新,避免千篇一律的聽寫、朗讀、提問等單一的復習,真正做到吸引學生關注,促使學生積極與教師互動,才能真正發揮出復習導入的教學價值。
[1]李麗芳.小學英語復習導入法的經驗淺談[J].小學教學研究,2016,(05):46-47.
[2]王淑全.小學英語復習的幾點誤區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