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經過調查與分析,發現我國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疏于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的引導,導致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始終得不到指的提高。因此,各高校必須充分發揮教學優勢,讓學生能夠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思辨能力,通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靈活構建課程體系,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然而,由于大學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完善,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體系的建設,秉承著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由于大學生群體在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各有差異,學習需求也有所不同,然而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不具有針對性,而且很多英語必修課是必須選擇的,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個性化課程并不多。由此可見,由于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夠;靈活,導致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只能接受相同的英語課程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要求。
在大學英語課程設計環節中,課程負責人并沒有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對于課程教學進度、作業布置以及期中、期末考試等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大。究其原因,多是由于課程設置工作者缺少團隊溝通和共識,各個部門的課程設置多是由教師所完成,不容易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因此,課程體系建設團隊必須要加強團隊溝通和共識,加強各部門間的聯系,提升自我綜合能力,進而實現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比例平衡十分重要,不僅要強調教師的有效性教學,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住性。然而,由于現階段大學英語課程的教與學的方法不夠科學,導致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多紕漏。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預習、提問、復習以及提問等環節,引導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提高英語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到更為深刻的啟發。
隨著大學英語思辨教學的進程越來越深入,很多教師僅僅是為了迎合潮流,不顧教學實際盲目開展思辨教學活動,更有甚者刻意將自己的教學貼上思辨的標簽,只是將思辨作為教學招牌,而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都沒有差別。因此,教師必須要摒棄虛有其表的思辨教學,而是要腳踏實地的開展思辨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切實際的接受思辨教學的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對于外語教學而言,其本質是文化交流,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質是要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性英語人才,然而,很多高校缺乏高素質的英語教學團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的引導。此外,由于教學引路人底氣不足,其定位也不夠清晰,而且很多教師自身也缺少思辨意識及較高的思辨能力,導致其無法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必須要不斷充實自身,不斷拓展自己的教學視野。
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切忌急于求成,更不能夠在段時間內一蹴而就。然而,很多教師在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過程中急于求成,在設計英語課堂活動設計中會偏離科學理性的道路,導致教學過難或者過易,教學難度過低不利于學生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而教學內容過難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而言,課程測評是其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檢測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概況的慣用手段。一般情況下,教師所使用的測評方式僅限于課程考試,包括形成性測試以及終結性考試。由于課程評價方式一成不變,導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客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基于思辨能力的培養進行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僅要秉承著先進的教學理念,更要重視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尊重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因此,在培養學生較強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鍛煉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在傳統英語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是處于被動,這就要求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基礎,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外語語言應用技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增加例如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等活動。
教師必須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翻轉課堂、微課等方式,并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分析、解決、歸納、推理,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更能夠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而言,教師必須要逐步完善評價體系,注重考察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形成性評價中,需要激發學生的思辨意識,包括同伴互評、教師反饋等,更要重視培養學生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的思辨能力,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不僅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更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提升自身思辨能力,并定期接受思辨能力培養,積極探索并推廣更為行之有效的思辨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狀況不容樂觀,這就要求大學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以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既要注重對學生基礎英語知識的培養,更要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其領路人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有益的成績。由此可見,教師要想實現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質的提高,就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教師自身的思辨能力,才能夠最終實現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