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夢怡
1.默教法。教師的沉默最初從屬于60年代初美國教育家加特諾創造的一種第二語言教學法,即默教法。這種教學法要求教師盡量在課堂上保持沉默,以此創造一個相對自由的交際空間,有利于鼓勵和促進學生主動利用第二語言進行交流和學習,從而能夠讓學生獨立自主的掌握第二語言的學習方法并提高交際能力。沉默被視為學習的正確方法和工具,而教師的沉默則是這一教學法的最大特點。
2.第二語言交際課堂。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目的是掌握第二語言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運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而第二語言交際課堂是以課堂為交際環境,讓師生或者生生之間進行交際和溝通,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教師的設計和安排中,使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通過在虛擬的交際環境中的運用從而加強使用第二語言的能力。
第二語言教學擁有很多種不同的教學法,其中默教法曾被指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由于要突出教師沉默的特點,于是影響了教師對知識使用正確與否的及時反饋,從而削弱了教師的指導作用,這樣不僅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甚至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錯誤知識進行反復識記,最終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但是,默教法所折射出來的優勢也是不可否認的,例如,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自我反省,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縱觀默教法的優缺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對第二語言學習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語言交際課堂正是發揮沉默式教學的最佳場所,不同于教授語言本體知識的課堂,對第二語言交際課堂來說,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最重要的目標,因此,想要發揮沉默式教學的最大作用,還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1)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即建立在有第二語言學習經歷的基礎上,這樣可以極大削弱教師話語在交際課堂上的影響力,反而增強了學生在交際課堂上的重要地位;(2)教師的沉默要適度,默教法過于削弱教師的作用,是其最大的弊端,因此適當發揮教師的作用,例如,在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重點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而選取的語料知識也盡量具有相關性,可適用于特定的交際場合,隨后,在學生進行交際訓練時,當學生出現失誤時,教師可以保持沉默,以確保學生們之間的溝通正常進行,而一旦學生出現了語際偏誤,則教師需要及時予以講解和提醒。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漢語學習后,已經初步具備利用第二語言進行溝通交際的能力,因此交際訓練必不可少。針對第二語言交際課堂的課堂設計和話題選擇,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第二語言能力具有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宜的交際訓練活動,而適宜的交際活動就是必須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盡量是學生們所熟悉的交際情境,盡可能的在課堂上打造出貼近現實的交際環境,這樣的活動將會充分考驗學生對已學過知識的使用能力。而當學生能夠與他人進行簡單的交際后,能夠極大滿足其學習第二語言的自信心,此時教師的沉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沒有壓力的進行對話交流,同時能夠自覺的從同學身上學習優秀的表達方式或者發現他人存在的問題。
對教師來說,沉默式教學并不代表教師毫無責任,教師需要做的工作是觀察交際課堂的課堂環境,掌握學生的交際進程,并且對于學生表達或者理解上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以便于課后或者在學習語言本體知識的課堂上予以講解和糾正。除此以外,在學生交際過程中,教師也并非完全不參與,適當融入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亞洲學生的學習特點便是內斂和沉默,此時教師適當的言語將有利于學生將話題進行下去,或者在沉默的情況下使用教具進行提醒的教學行為,都可以幫助學生間的溝通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通過對默教法優缺點的分析和總結,教師的沉默可以在第二語言交際課堂中發揮很大的作用,在如今,傳授式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拋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當今教育的新主題,這樣的要求同樣適用于第二語言的教學目標,盡管默教法曾經飽受爭議,但是利用教師的沉默來激發學生“發現式”學習思維的理念卻相當適用于第二語言交際課堂。
第二語言教學中,主體和中心應該是學生,因此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應當凸顯學生的重要性,在交際環境下,教師的沉默更有利于維持學生的自尊心同時順暢的交流與溝通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不再害怕開口交流也是交際課堂,在剖去教師“干擾”的情況下,教師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也更有利于發現學生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發掘沉默式教學的潛力將會對第二語言交際課堂產生巨大的作用。
[1]趙宏.試論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交際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4).
[2]魏耕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交際化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5,(7).
[3]劉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4]陳樂樂,黃均鳳.論對外漢語課堂交際模式的塑造[J].海外華文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