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永川區金龍鎮普蓮小學 劉興華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引入新型教學方式,也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構建有效提問的教學課堂,在提問的過程中滿足小學生探求的欲望,使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拓展知識的范圍,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靈活的運用提問教學方法,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進而有效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其次,通過使用提問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課堂上緊張的氛圍,緩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緊張的關系,并且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零距離地溝通,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及時進行講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務必要讓學生清楚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運用直接點名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大部分的學生知道有些問題不會提問自己就會放松警惕,這樣會造成一部分的學生不愿主動參與課堂的情況出現。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運用多媒體,這種方式能夠將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引導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問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如:在學習空間和圖形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將相關的知識點展示給學生,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通過實踐發現,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實施提問教學十分有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題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提問。因為受教育程度與成長環境不同,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進行分組提問。除此以外,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還要針對教材中的難點提問。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為例,教師可以向小學生進行提問:“老師家里買了一套新的房子,哪位同學愿意做一回裝修設計師,為老師裝修房子?”很多學生肯定都會舉手,教師可以繼續提問:“那么想要為老師家裝修新房子,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首先要測量出房子的長、寬、高,然后算出房子的整體面積,誰會做啊?”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對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對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進行有針對性、分層次的提問,使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設計趣味性的問題。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是否具有趣味性。以“同樣多”的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愛小動物來創設問題情境:小明家養著三只小兔,他要去超市給小兔買胡蘿卜。這時,教師可以有效融入“同樣多”的知識,在黑板上畫出小兔和胡蘿卜,并將二者用直線連接起來,問:“小兔子的數量和胡蘿卜有關系嗎?什么樣的關系?”小學生一般都喜歡這些小動物,并且希望可以保護它們,以這樣的心理特點作為切入點,創設相應的情景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而言之,課堂的有效提問是一門具有藝術性的科學。小學數學教師務必要從根本上認識課堂有效提問的價值與重要性,熟練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的欲望。只有充分發揮有效提問在課堂上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