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王石中心小學 王 玲
思維導圖是教學理念發展到新時期的一種產物,具有簡單易操作、素材來源廣泛、目標更加明確等優勢,它能通過圖形的方式把各種知識之間的關系和結構表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對所學習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教學體系不完善、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效率極低等問題,成為制約小學課堂改革的主要障礙。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構建寬松的教學氛圍,廣泛引進思維導圖,使教學的思路更加明確,通過各種渠道整合教學資源,搭建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平臺,將思維導圖的思想徹底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融入教師引導的思路上。然而,由于數學學科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對于思維相對簡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存在很大難度,很難通過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足夠的興趣。另外,一些教師認為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特別嚴肅的狀態,才能使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加符合教學要求,導致小學數學課堂一直處于相對緊張的氣氛,不利于思維導圖的引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為學生構建寬松、愉快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擺脫心理上的負擔,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市場買賣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些學生來飾演顧客,讓另一些學生飾演店主。然后將一些商品進行定價,讓學生自由買賣,并讓每個學生制作一個賬本。最后,教師把買賣過程繪制成思維導圖,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運用四則運算的思路。
目前,很多教師認為小學生的思維方式過于簡單,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教學計劃中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很清楚地展現出教學思路,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仍然不能理解對問題思考的過程,限制了學生能力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教學過程或者心路歷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教師應該把教學中的重難點制作成思維導圖,把數學知識進一步細化,一步步攻克教學難點。例如,在教授“正方體和長方體”時,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復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概念,并利用思維導圖引出立體的知識,使知識的表達由淺入深,便于學生理解,然后教師再把正方體和長方體各自的特點繪制成思維導圖,并進行對比,把二者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進行區分,使學生能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掌握立體幾何的計算方法。
教學元素的使用方式關系著其應用的實際效果,如果教師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相對靈活且豐富,能使課堂一直保持新鮮活力,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課堂產生厭煩,甚至是抵觸的情緒。對于思維導圖來講,必須要有豐富的素材來作為支持,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各種有用的素材,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在思維導圖中,讓學生可以在每一節課中都體驗到不同的引導方式,有利于學生形成更加靈活、多維的思考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互聯網上為學生尋找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時候,教師把四邊形到平行四邊形的變換過程制作成動態圖片并運用到思維導圖中,然后,教師把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帶到課堂上,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思維導圖上繪制平行四邊形,最后,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為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表達式。
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教師必須要清楚地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在課堂上找準學生所喜愛的部分,從而利用思維導圖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師生之間的交流是教師掌握學生生活和學習動態的最佳途徑,也是學生與教師進行思維碰撞的重要平臺,但是,小學生往往對教師存在著敬畏之心,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主動的交流,這就需要教師放低姿態,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并試著與學生做朋友。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時間開展一些小游戲,降低學生的拘束感,改善師生關系。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改進當前教學弊端的迫切需求,是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更加科學化的重要步驟,而且還是鞏固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為根本導向,以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為基礎,以明確教學思路為依托,以積極整合有效信息為途徑,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原則,把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