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門診日間手術在臨床上的大力開展,門診手術數量逐年遞增[1]。如何在高強度的護理工作中防止手術病人、手術部位、手術方式錯誤,有效保障病人手術安全,是一個事關醫療質量的重要問題[2]。我院于2015年1月開始推出門診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并按醫院相關規章制度進行手術安全核查,但前期效果并不理想。2016年3月開始,將PDCA循環法融入于門診手術安全核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門診手術病人617例,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196例病人為對照組,2016年3月—2017年12月421例病人為觀察組。兩組病人在手術種類,性別和年齡的一般情況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的一般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程序護理手術安全管理模式,即按照醫院及相關門診手術安全管理規定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學習、培訓以及考核;同時按照相關規定實施門診手術護理工作。
1.2.2 觀察組
采用PDCA循環法管理模式[3-4]。具體如下:①對醫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門診手術總量資料統計分析,針對問題,聯合護理部、醫務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合作提出改進計劃(plan),制定持續改進循環制度。成立專門的PDCA安全管理質控小組,設立組長,并由各小組對各自手術安全質量評估。同時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考核等規章制度,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②針對2016年3月—2017年12月門診手術,根據改進計劃,嚴格執行(do)各項制度,分調動每位護理人員參與到 PDCA 循環管理積極性,并將安全管理計劃具體落實到個人,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計劃的具體落實。③PDCA安全管理質控組長應每個月定期對情況進行檢查(check)。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從問題中找出護理管理漏洞,進行有針對性地控制與改進,避免發生不良后果。④通過檢查的結果采取措施,鞏固成績,吸取教訓,對本次循環中未解決和新發現的問題加以改進處理(action),并轉入新的循環。確保門診手術安全管理持續有效改進。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病人手術安全核查正確率、術中配合情況、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診斷標準依據2001版衛計委《醫院感染診斷標準》[5])、病人滿意度。①術中配合情況:手術結束后,由手術醫生根據術中巡回護士配合情況進行打分,采用10分整數計分法評分,1分為最差,10分為最佳,分值越高術中配合越好。②病人滿意度:于術后2周隨訪調查,采用10分整數計分法評分,1分為最差,10分為最佳,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6]。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手術安全核查情況比較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安全核查正確執行率比較
2.2 兩組病人切口感染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切口感染率比較
2.3 兩組病人術中配合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術中配合情況比較
2.4 兩組病人術后滿意度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病人術后滿意度比較
PDCA循環法是由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根據信息反饋原理提出的一種標準化、程序化、科學化的基本管理方法,也是護理質量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分為計劃(plan,P)、執行(do,D)、檢查(check,C)和處理(action,A)等4個階段;PDCA循環法具有“大環帶小環,階梯式的上升,科學管理方法的綜合應用”的特點[7]。由于PDCA循環法能給工作帶來持續有效地改進優勢,被廣泛應用于醫院各個部門的高效管理中,在手術護理管理的應用已成為近年國內外研究的熱點[8-10]。有報道顯示,手術交接核查缺陷是僅次于技術缺陷導致不良事件的第二大原因,尤其是門診手術室,周轉快、歷時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釀成嚴重后果[11-12]。有效地開展手術安全核查,杜絕錯誤手術的發生是重中之重。PDCA循環法被證明能持續有效地改進手術核查管理,降低手術錯誤發生率,大大地提高手術正確性,保證手術安全[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安全核查正確執行率為93.61%,高于對照組的50.5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表明,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后,有利地改善了手術核查安全管理。觀察組切口感染率為3.09%,低于對照組的3.57%,但兩組切口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Vogel等[8]通過觀察673例結直腸癌手術病人,在感染風險因子相同的情況下,發現應用PDCA循環管理介入后感染率從7.8%下降到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認為PDCA介入后能有效降低結直腸癌手術病人的切口感染發生率,提高手術療效。由于門診手術醫生不固定,醫護相對不熟悉,手術醫生操作和對器械等習慣不一樣,為手術中配合帶來一定困擾。本研究中通過將PDCA循環法應用于門診手術護理工作的整個流程,查找手術影響手術進度,發生醫護配合錯位的原因,通過制定計劃完善和落實,不斷改進和優化醫療護理流程,最終提高術中配合默契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術中配合情況,觀察組得分(8.43分±0.87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09分±0.9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倩等[15]對手術室護士和醫生配合滿意度的一項研究亦表明, PDCA管理的引入能明顯提高手術醫生對配合的滿意度。由于門診手術病人常常是“隨到隨做,即做即走”,在保證安全質量前提下,努力提高病人滿意度也是本研究的重點。在不斷優化護理流程中,本研究團隊通過加強術前宣教環節細化,術中精細化護理等,確保努力提高病人術后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病人滿意度觀察組得分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總之,將PDCA循環法系統地應用于門診手術安全管理全過程中,能持續有效改進門診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保障門診手術病人安全,提高病人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