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國際學校 2261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呢?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教師在導入階段要精心設計,創設充滿奇趣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帶著求知欲走進課堂.怎樣的設計才能有效激起學生的興趣呢?筆者認為情境創設的關鍵在于靈活,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問題串,也可以是信手拈來的物理實驗,還可以是與物理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情境創設的素材.
在剛剛入職時,筆者就經常聽一些老教師的隨堂課,從中汲取有用的教學經驗.在一節有關“靜電現象”的新授課上,一位老師的設計就很有特色:他展示了一根用金屬絲繞制的自制教具,其頂部扎有數十根白色的塑料絲,先用絕緣體將其夾住,然后用金屬絲與靜電起電機的金屬球相連,就在這接觸的一剎那,塑料絲全部擴展開來,就像一朵“雪絨花”在課堂上恣意綻放.老師的提問也很有創意:“為什么這朵‘雪絨花’能綻放在我們的物理課堂上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奧秘!”每當對這一塊進行教學設計時,筆者都會回想起這段教學片斷,并感到回味無窮,當時聽課學生的感覺更是可想而知.
熱點新聞不但能聚焦人們的視線,更能激起學生的興奮點.比如最近在韓國舉行的冬奧會上,在講解摩擦力時,我們以冰壺項目為情境,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受力特點;在分析牛頓運動定律時,也可以用滑冰運動為情境,引導學生研究運動員受力和運動的關系;在研究能量問題時,我們可以以滑雪運動為情境,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能量轉換規律.
對學生來講,物理知識最大的魅力應該源于其實用價值.所以,課堂只有和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我們才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學生也將更加清晰地明確學習的意義,并積極將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問題的解決,這樣的處理也將讓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未知性和艱難性應該是科學探究的本質屬性,如果一個問題沒有研究難度也就意味著探究價值的缺失,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顯然無法調動其探究的熱情,他們的能力也無法在這樣的探究活動得到提升.從教育心理學來講,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足夠的刺激,教師一定要適當提升學習任務的難度,將這一原理運用于物理教學,也將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時,我們也要設法為學生設置一些障礙,通過障礙來激起學生的探究意識,啟發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問題,進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的教學顯然也有助于學生自我探究意識的提升.
比如指導學生復習“密度”這一概念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具有難度的實驗課題:限定學生只使用量筒與水,對橡皮泥的密度進行測定.學生對這個問題稍加思考,即發現了障礙的存在:要測定密度就需要知道橡皮泥的體積和質量,實驗中可以通過排水法來完成對體積的測定,但是由于沒有天平,質量的測定就成為一個難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經過反復的思考與探討,學生逐步打開自己的思維,他們發現:橡皮泥的形狀可以任意改變,如果將其塑造成一個“船”的造型,即可使其處于漂浮狀態,這時記錄下其排開水的體積,進而可以結合力學特點計算出橡皮泥的重力,質量的測定也就得以解決.上述問題的處理不但幫助學生復習了對“密度”的認識,還檢查了學生關于浮力、平衡等力學概念的理解,此外學生的實驗探究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情境創設中,我們將三個公仔玩具掛在黑板上,通過位置的調整和現象的表征,以此來闡明“參照物”概念引入的必要性,隨后,我們以概念圖的形式再現情境創設,這樣的處理可以有效溝通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將知識與情境聯系起來,他們的認知方式將因此而改變,他們也將因此能更加清晰地把握概念之間的關系,進而清晰且透明地對概念形成認識和理解,這將是物理教學藝術性和科學性的融合.

在物理概念模型的建立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物理現象、物理過程以及有關的科學方法,這些都將成為概念圖的基本組成元素.只有真正地將概念的形成過程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的主動性才會因此而被激活,他們也將更加真切地領會到隱含于其中的方法和思想.概念圖是將上述過程呈現出來的可靠手段,而且這也為學生的討論和交流提供了可靠的載體,更為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思維貫通提供了依據.
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心生厭煩,富有創新的情境創設將引領學生延續學習的熱情,而且概念圖在情境創設中的運用恰恰迎合了學生的需要.為了讓這一創新收獲成效,物理教師要積累豐富的見識,同時還要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以概念圖的方式建構“參照物”的教學時,筆者嘗試以概念圖來完成板書設計,改變以往知識梳理式的板書形式.為此,筆者設計出如圖所示的板書,這樣的處理可以將概念的形成過程如實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清晰的思路.課后,筆者與學生進行溝通時發現,他們對這樣的板書感到很是新奇,受此影響,他們也嘗試著改變課堂筆記的形式,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也以概念圖的形式表達出來,由此可見正是教師的創新激活了學生的創新.
概念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我們的啟發在于我們的教學資源不能局限于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教輔等,更要通過概念圖將其他有用的資源整合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全方位地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通過概念圖的不斷完善和充實來搭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