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玄韋
【摘要】21世紀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工作與互聯網的聯系日益密切?;ヂ摼W經濟的發展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優勢,如門檻低、成本小、效率極高、市場非常廣闊、客戶群體非常廣泛等?;ヂ摼W金融在本質上是金融業的一種,它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發展金融業,就互聯網金融的實際發展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的?;诖耍疚膶治龌ヂ摼W金融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風險 解決對策
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時代下產生的一種前沿的領域,是傳統的互聯網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它的出現雖然給傳統的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與此同時也給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ヂ摼W金融行業還屬于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雖然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行業的不成熟、不穩定,所以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風險,這些風險一旦積累并且沒有得到有效是解決,如果釋放那么對行業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一、互聯網金融的主要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它是互聯網、金融業以及信息技術等產業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種復合性的產業,因為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決定它的復雜程度,所以對于它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所謂的“盲區”,因為它在監管方面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則,它的監管主體不明顯,因為它既是金融業又屬于互聯網,如果兩個行業的監管部門同時來監測,可能會因為行業差異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人力物力的浪費,監管主體的模糊就造成了相關企業的惡性競爭,產品種類和數量繁多,雖然看起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態勢及好,其實不然,這種違背客觀規律的增漲所帶來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一觸即發。不僅僅如此,互聯網金融行業因為出現時間較短,所以在法律層面的監管的力度也非常小,可能更多有效的法律法規還處于建立階段,所以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就出現了一種不好的現象,有相當一部分互聯網企業和其金融產品在“合法”與“非法”之間,并且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有些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不清晰,很容易出現權責糾紛的現象。
(二)互聯網技術和網絡安全風險
互聯網金融行業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如果互聯網的安全出現了問題,那么與之相關的金融業務就沒有辦法正常運行了,雖然我們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了,但是我們的互聯網技術依然缺乏完備性,在實際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系統故障、硬件故障、黑客入侵、病毒破壞,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就有可能導致交易信息的泄露,用戶信息的泄露,還可能會導致資金被盜的現象,近幾年網絡詐騙越來越頻繁,金融釣魚網站的詐騙事件也層出不窮。
(三)信用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都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完成的,互聯網提供的只是大數據的分析,這些數據有著比較強的不確定性,對于客戶的信用等級很難把握,比如在互聯網金融中的網絡融資中,如果連客戶的信用都無法確認,很容易造成資金丟失的現象,同時,對于P2P網貸公司的資金進出和項目結算方面缺少監管,這就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在網絡借貸這方面的業務上,借貸信息是不公開的,網貸公司之間形成一種惡性競爭,所以平臺彼此之間的信息是封閉的。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構建統一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要盡快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主體,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無法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主體部門應該建立起以功能為導向的監管分工體系,監管的重點要放在資金交易的安全性、用戶的信息等方面。因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混合型的復雜產業,所以要建立金融監管與其它監管部門的有效協調機制,避免在處理相關問題是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要盡快建立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法律作為后盾,遇到糾紛時可以依法處理,做到公正、公開、公平,法律的完善會有利于這個行業的穩定發展。首先要將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納入法律的監管范圍中,明確它們的責任與義務,對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明確規定,防止有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有機可乘。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法建設,保證電子商務的合法性、電子交易的安全性、有效的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讓用戶在選擇互聯網金融的產品時,可以放心去使用。如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中存在一些唯利是圖的“蛀蟲”他們的存在會帶壞整個行業的風氣,這個現象需要靠監督主體部門和法律的凈化,還需要行業自身加強自律體系,如果整個行業的風氣好了,這個行業之間的發展就會和諧很多,那么行業就不是在惡性競爭中發展,而是一個互幫互助謀發展的趨勢,自然風險也就相對減少了。
(二)加快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
互聯網信息技術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加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首先可以建立統一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技術標準體系。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服務體系和相關產品還是要服務于客戶的,所以要整合并且建立以客戶群體為主相關信息的數據庫,建立一個完善的數據庫,這樣就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分析數據來分析互聯網金融企業業務流程的監控。我們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的還不夠,并且還有一些高端的網絡技術需要依賴外國的技術,我國要大力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就能夠有效的激發相關人員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力求在網絡安全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2013年美國出現的竊聽事件也能夠警醒我國,凸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研發迫在眉睫。
(三)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意識
互聯網金融行業缺乏風險意識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發展中缺乏規避風險的意識,盲目發展。另一方面是消費者的缺乏風險意識。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不僅僅要看到發展的前景,也要注意發展途中的陷阱。對于消費者來說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好維權工作,現在網絡上的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所以一定要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防詐騙的能力,有些用戶群體沒有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只能單方面的聽企業宣傳自己的金融產品,或許也不太了解自己所購的產品有哪些優勢和風險,這些都有可能使消費者上當受騙,所以可以利用一些傳統媒體或者新媒體給公眾做一個客觀的宣傳,以此來提高消費者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及自我保護意識。將風險最大限度的扼殺在搖籃之中。
三、結語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它的出現及發展是具有必然性的,只是這個行業現在太過于年輕,發展不穩定,所以就需要社會各方的重視。雖然它現在的發展展現出來的風險和問題比較多,但是這個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只要我們充分重視其潛在風險、把握其發展規律,不急于求成,對行業中發展中展現出來的問題,及時解決,就能推動這個新興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慶煒,張曉鋒.從本質特征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7):64-68.
[2]李淼焱,呂蓮菊.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監管策略[J].經濟縱橫,2014,(8):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