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顧銀麗
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微課的應用已經開始普及,但對其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沒有將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改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加之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使得教學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為了提升教學的效果,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可以將其與微課進行結合,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微課,簡單來說便是微小的課程,是教師在日常授課中將教學難點或者教學重點制作成比較短的教學視頻或者課件,并提供給學生學習,是縮短教學時間的有效方式。對于微課的應用,其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內容比較豐富、時間比較短,教學的形式比較新穎,可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此外,微課當中只有很少的資源容量,學生對其的下載會非常方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于遇到的教學難點和重點可重復進行觀看,自行學習。與以往的授課方式進行比較,微課更加符合現代化的教學需求,有益于將教學質量進行提升。
與普通院校的學生進行比較,中職院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會稍差一些,這種情況會給教學增加一定的壓力。在中職院校的課程安排中,數學課程的課時比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專業課程時間,為數學教學提升了難度。加之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應用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沒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由于在當前的教學當中,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使得微課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其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微課進行制作,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融入微課當中,可促進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的效果。
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用的授課方式為填鴨式,在這樣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太高的熱情,甚至不喜歡學習數學。因此,教師要對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改變,應用微課創新教學的形式。教師可利用微課創設情境,以便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數列的概念的學習中,需要學生掌握數列的有關概念及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理解數列的表示方法與函數表示方法的關系。其中,數列概念及其通項公式為教學的重點,根據數列的前幾項抽象、歸納出數列的通項公式為教學難點。在微課中,教師可創設情境:Titius用一列數3,6,12,24,48,96,192,推導從太陽到行星距離的經驗定律,并探明一些行星。之后引導學生對通項公式進行探索,再引導學生分析數列的函數特征,如數列可看作是以自然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為定義域的函數,當自變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時對應的一列函數值(這是數列的本質),其圖象是一群孤立的點。教師可利用演示的形式畫出示意圖,用圖象表示一群孤立的點,以便學生能夠明確不是每一個數列都能寫出其通項公式;數列的通項公式不唯一。數列根據數列的項數分類,有窮數列 、無窮數列;而根據數列的每一項隨序號變化的情況分類,有遞增數列、遞減數列、擺動數列 、常數數列。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反復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果。
對于數學學習,需要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對舊知識點進行復習。但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參差不齊,需要復習的內容非常多,占用課堂時間復習會消耗寶貴的課堂時間。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復習。
例如:在復習《整式的加減》時,可將需要復習的內容制作成微課。首先,可先給出知識框架,之后將重點知識和概念提出來,如:單項式:在代數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運算,或雖含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類代數式叫單項式。單項式的系數與次數:單項式中不為零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數字系數,簡稱單項式的系數。系數不為零時,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等,列舉出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如:理解并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理解同類項概念,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能正確地進行同類項的合并和去括號。在準確判斷、正確合并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數,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上;理解合并同類項、去括號的依據是分配律;理解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在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仍然成立;能夠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此外,在微課中還可以針對知識點加入一些例題,通過例題的形式再次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如:張大伯從報社以每份0.4元的價格購進了a份報紙,以每份0.5元的價格售出了b份報紙,剩余的以每份0.2元的價格退回報社,則張大伯賣報收入多少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利用微課學習,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總之,在當前的中職院校當中,對于教學已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其中,在數學的日常授課中,對于微課的應用可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微課應用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問題。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繼續探究微課的應用,使學生能夠利用微課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