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第三小學 胡清香
為了順應新課程標準,筆者所在的學校對教學實行了改革,設定了“4s·h”課堂,也可以稱之為“學·問”課堂,4s表示的是4 study ,即“自學、對學、群學、展示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4s·h”教學模式的作用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小學數學是一門抽象學科,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與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4s·h”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自由發揮空間,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本文主要分析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小學生對學習數學存在較為嚴重的抵觸心理與厭學心理,所以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理念,充分提高小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因為小學數學是一門應用性、生活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要把實際生活現象和數學知識相互聯系起來,讓小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實用性與重要性,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堂中去。例如,在學習“統計”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調查班級學生熱愛的體育運動與游戲活動,最后制成調查表;在學習“百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商場觀察衣服的打折情況,并且讓學生計算出最終的價格,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實際應用能力。數學生活化教學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應用能力。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看待問題的想法與觀點也不同,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小組合作模式,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自由發揮空間,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交流想法、意見,共同學習、進步,充分把數學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問題:同學們設想一下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然后讓學生利用不少于16塊的小正方體去拼出長方體,并且記錄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同時對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把自身的學習潛力發揮出來,提高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討論期間,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建議,讓學生擁有正確的解題思路。
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優秀的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去自主思考問題,擁有較強的探索意識與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夠通過板書的形式給學生畫出圖形的運動現象,這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也無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圖形的運動”利用圖片、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注意力,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數學現象,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欲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與進度,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與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學進度,構建自主學習數學課堂。例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的時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定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自主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比如針對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后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數學課堂中,教師不要直接給出數學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推理,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時,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從而更愿意自主去探討數學問題。目前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比較廣泛,教師可以在小學課堂中實行微課教學,這樣既能夠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轉換教學模式與理念,把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對象,而自己發揮一個正確的引導者作用,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