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高級中學 劉 磊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新課標中提出:教師要充分做好引導者的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結合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充分挖掘每位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能自主地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的標準方程》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高一年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征,緊緊抓住課堂知識的結構關系,遵循“直觀認知——操作體會——感悟知識特征——應用知識”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包括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內容的教學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以此使學生獲取知識,給學生獨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學法上注重讓學生參與方程的推導過程,努力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促其在嘗試中發現,在討論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讓學生真正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與學生成為學習和生活上的朋友,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能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具有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在當前教學中,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教師要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熟練教學中常用的軟件,能幫助教師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信心,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層層遞進地進行滲透,使學生輕松掌握所學知識。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數學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其理論性變得更強,使部分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就需要教師能靈活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數學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而不同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本著新課程理念,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針對本節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接著,讓學生回憶初中平面幾何中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及判定方法,并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形”的觀點來研究的,提醒學生能否從“數”的觀點來研究?什么樣的一門數學學科解決了把“形”的問題轉化為“數”的問題來解決?讓學生體會并感受到運用平面解析幾何中聯立方程組等知識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其具體指導思想為: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把點用坐標來表示,把曲線(直線)用方程來表示,從而把“形”的問題轉化為“數”的問題來解決,體現數形結合這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才能滿足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滿足當代學生發展的需求。“教師要給學生 ‘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這個觀點,是前些年對教師工作的要求,但在當今這個信息網絡的時代,學生具有寬闊的視野,能從校外資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這時就要求教師是“一條河”“一條江”“一片海”,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教師應不斷地進行自學,通過教育培訓等形式為自己及時“充電”,并通過各種渠道與全國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拓展自身視野。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法,結合新課改的精神和要求,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繼續奮斗。
[1]馬旭麗.淺析新課改下對高中數學教師的要求[J].發展導報:教研論壇,2017(31).
[2]霍麗麗.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師角色轉變探析[J].教育時空,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