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學 吳海梅
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數學思想觀念和提升數學能力的主要場所。在追問課堂上的時間不夠用的同時,我們老師更應該反思:課堂上的時間去哪兒了?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數學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組操作活動,在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明確操作要求,不僅包括活動本身的要求,還要明確各小組內同學間應怎樣合理地合作,這樣每個同學就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情,時間自然而然就節省下來了,教學效果也會隨著有序的操作得到提升。
師:現在請每個小組拿出自己的操作材料,用材料中的正方形紙片鋪在大長方形紙片上,看看哪種正方形可以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把你們小組的操作情況記錄下來。
第一小組:兩個人一起鋪一長方形,四人全都選擇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來鋪這個長方形,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無人選擇。
第二小組:兩個人一起鋪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紙上既鋪了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也鋪了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
教師在下去巡視時,對這兩個小組又重新明確了操作要求。
如果教師在操作前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要用同一種正方形紙片鋪長方形,并且兩位同學一起鋪一張長方形的紙片,每個小組有兩人用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紙片鋪,另外兩人用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鋪,鋪完以后,四人再一起交流鋪的結果,最后記錄這一小組的操作結果,相信就不會出現上述兩個小組的操作情況了,教師也就不用再向他們重新明確要求了,這樣操作時間就會節省下來,操作效果也會好些。
平時教學時,有時教師不太信任學生,生怕學生做的、說的不夠準確,其他同學聽得不夠清楚,于是自己又重復一遍。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操作情況?
生1:我們小組發現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能鋪滿長是18厘米,寬是12厘米的長方形。
師:能說一下你們具體是怎么鋪的嗎?
生1:長邊鋪了3個,短邊鋪了2個。(教師在黑板演示鋪的過程)
師:除了觀察鋪的圖形,你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長邊和短邊各鋪了幾個正方形?
生1:還可 以 通 過計算,長邊:18÷6=3(個),短 邊:12÷6=2(個 )。
師:很好,請坐。那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能不能鋪滿這個長方形呢?
生2:不能。
師:為什么?
生2:長邊鋪4個正方形以后,還剩2厘米,不好再鋪下去。(師演示鋪的過程)
在操作反饋這一環節中,如果教師能把學生操作時的作品展示出來,一方面這是學生自己的勞動成果,每個小組操作結果幾乎一致,他們不僅會有親身體驗的操作感,同時還會有成功的喜悅感,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節省課堂上的時間,即使學生的操作結果有錯誤,這個時候也能更好地讓他們認識錯誤。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詳略得當,這不僅體現在每堂課的整體教學環節上,而且每個教學環節內也都應該詳略得當,哪怕是一道題的解題過程。
師:請同學們拿出草稿本,試著找出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生開始自己解答。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解法?
生1:8的因數有1、2、4、8;12的因數有1、2、3、4、6、12;8和12的公因數有1、2、4;8和12的最大公因數是4。(教師在黑板板書)
師:很好,這位同學采用的方法也是我們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基本方法。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12的因數有1、2、3、4、6、12,其中,1、2、4也是8的因數。8和12的公因數有1、2、4;8和12的最大公因數是4。(教師在黑板板書)
師:這位同學也找出了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很好。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8的因數有1、2、4、8,其中,1、2、4也是12的因數。8和12的公因數有1、2、4;8和12的最大公因數是4。(教師在黑板板書)
師:很好,請坐。
師: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三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便呢?
生4:方法一,因為它很容易被記住。
生5:方法三,因為它寫起來簡便些。
在教學這道例題時,如果想比較這三種方法的簡便性,不一定都要寫出來才可以在一起比較,完全可以讓學生大聲地讀出來,讓學生通過讀的時間的長短來進行比較。這不僅節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課堂上學生說對的,我們不要再去重復;學生說錯了,也不要急著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要給予引導,讓他們在摸索中找到解題的方法。如何能夠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呢?個人感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不要重復學生的語言。上課時,學生回答問題后,有些教師還要重復一遍學生的話,個人覺得學生說對的就沒有必要再去重復,與其重復,還不如讓其他的學生再說一遍。
2.讓學生把話說完,不要輕易地打斷學生說話。
師:誰還有其他的方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嗎?
生:可以用較大的數減較小的數,看看差比那個較小的數大還是小,要是比較小的數大,就再用較大的數連續減去較小的數,直到差比較小的數小。這時,再看這個差是不是……
師:好,看來這位同學已經預習課上的閱讀部分了,這也是一種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請同學們課后再研究這種方法。
生:老師,我沒有看課本,這是我自己發現的。
師:很好,請坐。
到這里教師發現,事先設計的教學流程被打亂了,學生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所以打斷了學生的話,課后想想應該讓他說下去,其實他說的就是“輾轉相除法”,學生能自己想到“輾轉相除法”,真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