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琪
(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區域能評工作的具體開展方法
湯琪
(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區域能評改革,以區域能評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項目能評,從而達到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服務企業和落實節能降耗目標的目的。區域能評工作的具體內容包括開展節能評估,編制區域節能報告、制定區域負面清單和實施行業分類管理等幾方面。
區域能評;負面清單;分類管理;節能報告
近來,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區域能評改革,先后出臺了《浙江省區域能評工作指南》及《浙江省全面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效率,激發了企業活力。
一直以來,我國通過項目能評制度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節能評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對能源的消耗也占到較高的比例。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納入基本的節能管理制度,依據節能法規和標準,對投資項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學、合理進行分析與評估,能夠從能耗增長的源頭進行控制,避免項目建設中的能源浪費和用能不合理現象,從而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評估與審批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主要存在流程繁多、前置條件復雜、審批時間長等問題。因此目前浙江省政府提出并推行了區域能評改革。通過編制區域能評報告的方式,制訂區域負面清單,以區域能評報告代替一般企業的項目能評報告,從而簡化項目審批環節,落實承諾備案管理,提高項目審批效率。
區域能評,是指在能源“雙控”目標任務可落實的一個區域內,以編制區域節能報告的方法,分析該區域的用能現狀,提出一個時期內該區域能源消費強度、總量及煤炭消費總量的控制目標,明確與本區域產業規劃相適應的各項節能措施和能效標準,從而確定區域用能企業負面清單。經審查通過的區域節能報告可以取代一般的企業項目節能報告,達到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服務企業和落實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目的,并依法開展事中、事后監管。
區域能評中所指的“區域”可以是市、區、縣、鄉鎮、街道、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特色小鎮等。區域能評改革,實際上也是浙江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逐步取代項目能評的工作機制,是深化能源消費領域的審批制度改革,能夠推動實現工業領域投資項目的高效審批,進一步簡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環節,優化節能審查流程;是推進能源消費體制機制的創新,能有效實現能源“雙控”的目標任務;同時也是節能主管部門落實簡政放權,優化創業創新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通過區域能評的深化改革提升政府部門服務企業的水平,從而推動落實節能目標的實現。
開展區域能評,主要遵循以下3個原則:①要嚴守能源“雙控”目標。在劃定區域內開展區域能評改革,自主建立區域負面清單,必須要以確保完成能源“雙控”目標任務為前提,從而形成“能源‘雙控’+分類管理+能效標準”的統一工作機制。②要高效服務企業。通過區域能評,對在負面清單以外的一般項目實行承諾備案管理,簡化審批環節和優化審批流程,以政府服務代替企業辦事,全面提高能評審批效率,優化企業發展環境。③要強化過程監管。加強節能執法的監察工作,對項目建成投產前及投產運行后進行全過程監管,確保各項節能措施的落實,對于不履行承諾的失信企業進行公開曝光并給予處罰。
區域能評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編制區域節能報告、制訂負面清單和實施行業分類管理等。
區域管理機構自行組織或委托中介機構開展節能評估,進行區域節能報告的編制。報告編制單位根據區域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區域用能情況調查和分析,編制區域節能報告。節能報告主要內容包括該區域內產業和能源概況及今后的發展規劃,該區域能源消費強度、用能總量和煤炭消費總量的控制目標,區域內實行行業分類管理的原則和能效標準依據,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的節能措施以及區域內用能承諾和責任追究、節能獎勵的工作機制等。編制完成的區域節能報告應提出區域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對策和措施,用于指導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節能降耗的共同實現。
以高耗能行業、國家確定的產能過剩行業、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報國務院審批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的項目為基礎,整合上報用能總量在5 000 t標準煤以上及有新增煤炭消費量的項目,結合區域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內的行業為重點行業,其余行業為一般行業。
通過節能審查的區域,對于負面清單以外的一般行業,實行承諾備案管理,一般行業項目投資主體向區域管理機構寄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承諾備案表》,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向區域管理機構提出能評備案申請,承諾內容作為相關部門進行后續監管的依據。在項目建成投產前,區域管理機構對照項目備案承諾內容,進行節能竣工驗收,就項目涉及的產業政策、生產工藝、主要用能設備選型、節能措施等內容的一致性進行核實,驗收通過后方可投產運行。在項目投產穩定運行后,區域管理機構不定期對項目實際能耗水平等承諾內容進行專項監察。對達不到承諾內容要求的,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對于負面清單以內的重點行業仍舊實行節能審查,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國家發改委第44號令)及省內《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等相關規定,開展項目節能審查工作,給出節能審查意見。上報國家審批的政府投資項目,由省經信委負責;年綜合能耗5 000 t標準煤以上的項目,由省經信委委托設區市經信部門負責;其他項目節能審查權限由設區市經信部門自行決定。
[1]何佳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評指南[J].投資北京,2010(6):84-85.
[2]郭馨,羅亮,魏向陽.推動節能評估全過程監管[J].宏觀經濟管理,2014(9):59-61.
[3]劉輝義.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12(6):17-18.
[4]戴麗.能評制度還存在著諸多不足[J].節能與環保,2016(6):30-31.
F224-3
A
10.15913/j.cnki.kjycx.2018.01.136
2095-6835(2018)01-0136-02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