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 殷 峰
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升學的壓力,許多教師和家長更加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反而忽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導致學生都是為了成績而在死讀書,沒有發展自己的個性和各個方面的能力,核心素養更是難以提高。要改變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全面發展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
新課程改革下,信息素養成為學生需重點培養的幾個核心素養之一,除了在信息技術課上培養外,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該重視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一來可以幫助學生多普及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二來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熱情和對數學的重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培養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度,更應該延伸于課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例如,在《認識方向》這一內容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具體形象地理解方向的含義及在生活中的用法,我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了一個位置的視頻,讓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認位置》的內容,再過渡到新知識——認識方向。在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后,為了讓學生更加具體形象地理解新知識點,我又利用多媒體制定了一個有關方向的三維游戲,促使學生在游戲中更快地掌握方向這一內容。
數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基礎性學科,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將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提升他們的實踐素養。經常有教師受學生升學壓力、考試成績的影響,僅僅把數學教學止步于教材之中,忽視對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這方面的教學,這樣做于學生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科學合理地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融會貫通,多為學生創造動手實操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素養。
例如,我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內容時,向學生提出問題:“假設你們的爸爸手上有17個你們愛吃的巧克力,爸爸要怎么分,你、爸爸還有媽媽的巧克力才一樣多?”同學們聽到和自己生活相聯系的問題,紛紛積極思考,回答:“每個人5個巧克力,這樣還剩2個,留著當作獎品。”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同學們自然而然地引申出要學的新內容——余數。這樣將數學理論知識融會到生活中,在讓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的同時,也讓學生提高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學生在小學階段,年紀都還比較小,心智還不成熟,習慣也還沒有養成,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并不強,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機械地聽教師講,教師提一下,他動一下,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觀學習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自主學習也是核心素養的一個重點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地去參與學習,在上課時融入課堂,勤動腦,敢創新。
例如,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就經常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再讓學生在小組進行合作、討論、分享式的學習,這樣在學生之間的良性交流中,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并逐漸養成互相討論的好習慣。
在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著同樣的重要意義,創新能力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分外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創新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學時留給學生的課堂練習,要讓學生自己先動腦尋找答案,而不是為了趕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多灌輸學生一點知識,就很快地將參考答案告訴他們。學生的個性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著不同的思維邏輯,在解同一題時,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教師在學生解題時就可以適當鼓勵學生:“目前我已經看到不少學生找到正確答案了哦,甚至有的學生還想到了不同的解題方法,這個是非常厲害的,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讓老師看看最后誰最棒,找到最多種解題方法。”通過教師充滿愛的鼓勵下,學生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解題中,嘗試創新出不同的解題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無形中就養成了愛動腦、勤思考、敢創新的好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素養。
總而言之,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核心素養就是學生最關鍵的素養,是學生必不可少要發展提升的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要培養信息素養、實踐素養、創新素養等多種素養,而這些素養的養成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外,更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因此,教師必須投身于教育中,根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量身打造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愛上課堂,愛上學習,從而發展自身數學知識,提高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