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江中小學 黃宏兵
在深入推進新課改的今天,學生數學學習的主人翁地位進一步彰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新時代的強烈呼喚,數學學習活動理應讓學生自己作主,通過學生獨立性的學習活動去實現學習目標,促進自身的發展,提升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新課程新理念特別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己。學生才是學習知識的“主角”,自主學習更利于學生去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這種理解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理解,深度的理解,符合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自主學習更利于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自主學習能力是新時代所需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
自主學習是人的一種本性,人自然對知識有一種主動的渴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這種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有時甚至是無比強烈的,切忌輕視學生這種對知識的渴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刻認識到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所在。需強調的是數學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并不是說去讓學生單獨學習,而強調的是不能讓學生去盲目崇拜教師,主張的是學生在課前能對所學知識認真預習,課堂上熱情主動地積極參與,課后及時反思、及時查漏補缺,以充分地彰顯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變傳統教學所要求的教師的“要我學”為學生自己所意識到的“我要學”。自主學習倡導的是學生能自我擺脫對教師“教”的一種依賴感,真正領悟體驗到“學”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并非他人所強加的,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角”。
新時代的教師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出發,從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出發,有的放矢地引領、點撥、指導學生探尋自主學習的有關策略。
(1)“會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應引領學生學會去閱讀小學數學教材(文本),并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數學教材(文本)的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不妨采用講授與指導閱讀相結合的策略;對于中高年級學生,可以運用課前預習,啟發、引領、點撥、指導學生進行獨立閱讀的策略,讓學生自主動腦、自主發現、自主探索、自主提升、自主解決問題。
(2)“會看”。重在讓學生自己具備觀察的能力與觀察的習慣。觀察是一種特殊的感知活動。數學學習中的觀察強調的是注重憑借視覺去獲取數學信息,運用學生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思維形式去辨認數量關系,并從中發現數學的基本規律與基本性質的一種學習活動。小學數學教材(文本)中有不少讓學生進行觀察的內容,比如,讓學生去觀察事物數量的多與少,觀察數量間的相互關系,觀察圖形的變化等。需強調的是教師應密切聯系小學數學教材,讓學生既需掌握觀察的內容,又需掌握一些數學觀察的方法、觀察的順序,比如,可以橫著觀察,從左往右觀察或從右往左觀察,也可以豎著觀察,從上往下觀察,或從下往上觀察;從中心向周圍拓展觀察或從周圍向中心聚攏觀察;從整體到局部觀察或從局部到整體觀察等。比如,讓學生求出1+2+3+……+100的和,只要學生細心觀察,一定能從中探尋到其中的規律,1+100=102,2+99=101,……這樣共有50個101,兩者相乘,便可求得問題的答案。
(3)“會想”。重在讓學生能自己去動腦思考,教師不應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因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學生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便會主動去發現問題,善于去發現問題,并努力去解決問題。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多讓學生去獨立思考數學問題,學生只有獨立思考問題了,也才能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從而努力地去解決問題。
(4)“會說”。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可以讓學生“說”解題思路,“說”思維過程,“說”結論。
動手實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數學學習的方式,動手實踐在數學學習中作用非同小可,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有利于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體驗、理解、感悟,有利于數學知識的生成,有利于讓學生養成一種認識世界的自覺意識。動手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等。
學生探尋到了自主學習的策略,具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氛圍同樣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數學教學中師生關系理應是民主的,理應是和諧的,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下學生,才能有自主學習的愿望,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積極表達,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有創見,鼓勵學生放飛個性,發表對數學問題的獨特見解,從而主動地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創造數學。
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決不可束縛學生,應給學生以自由,以信任,以理解,以尊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只有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才能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主動求異,敢于求異,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比如,可以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通過對問題舉一反三的訓練讓學生學會主動求異,應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主動爭論,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創見等。
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思維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可以有效地完善學習成果。但小學生由于其知識基礎與思維發展水平的局限性,很難一次性完成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有效概括。顯然,就必須允許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數學知識結論逐漸感悟,不斷完善并優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間的交流便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方式。
總之,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新時代的強烈呼喚,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首先,需教師確立自主學習的觀念,其次,需教師著力引領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再次,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途徑等去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得以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