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石集實驗學校 張春健
學校教育活動并不是工廠機械生產的過程,教師可以預先設計和安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但是卻無法絕對地控制課堂教學活動的每一環節,因此出現教學錯誤的意外在所難免。然而教學生成的生成并不是意味著該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失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生成資源為學生創設更為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體驗。
打造寬松且包容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積極接納“教學生成”的發生。以往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相處的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單一和嚴謹,教師強調教學流程按計劃地落實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對于課堂上發生的“教學生成”,小學數學教師一般采取“糾正、改錯”的教學態度處理教學失誤。而教師普遍對教學生成缺乏靈活轉換和巧妙利用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意識,這與嚴謹的課堂教學氛圍有一定的教學影響。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打造寬松且包容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積極接納“教學生成”的發生。
打造寬松且包容的課堂教學環境能夠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別樣的數學教學活動、深入感受數學課程知識的魅力,同時針對“教學生成”隨即開展趣味教育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綜合素養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當小學數學教師運用情境教學導入法引導小學生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運算”模塊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家庭裝修的課堂教學情境,進一步要求小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提問有序地學習和鞏固關于“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運算”數學知識點。倘若此時發生了“教學生成”,教師應當積極接納教學失誤的不足,并且善于結合教學情境內容將“教學生成”轉化為教育資源。
比如,當對“墻面”數據記憶出錯時,教師則可以對學生說:“小小粉刷匠真粗心,同學們,你們可不要跟他一樣哦,我們再來計算一次吧!通過教師靈活轉化“教學生成”為教育資源的同時,小學生不僅能夠被趣味的教學方式吸引,提高學習興趣和數學情境學習效率,更有利于教師提示小學生在計算的時候應當細心認真,養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的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生成”有時不期而遇,應拓展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創設精彩紛呈的數學課堂。小學生是獨立存在的學習主體,并且小學生具有自己的獨立學習思維,因此對于同一節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不同的小學生給予教師的教學反饋也不盡相同。與小學教師原先預定的教學活動安排有出入的教學反饋即可視為“教學生成”。比如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思考提出的學習問題也可視為“教學生成”之一。而作為傳道授業的教育者,教師在盡職盡責為學生解答疑惑、傳授數學課程知識的同時,應該善于把握這個“教學生成”,拓展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指導全體學生進行生成性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巧妙地利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意外,進行教學資源的高效轉化和利用,這不僅有助于幫助小學生及時地答疑解惑、促進其對課堂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夠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小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熱情與提升其數學邏輯思維敏捷性,打造精彩紛呈、別開生面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成”滲透價值觀教育,樹立積極的教師榜樣。教師是小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和人生成長之路上不可忽視的重要指路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是圣人一般的存在,教師也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教學失誤。對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對課堂教學生成樹立正確的認知,尤其是教師自身應當正視教學失誤的同時也注重為學生樹立良好學習榜樣,把握時機進行價值觀教育滲透。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關于“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知識點時,教師事先沒有準備充足的教學輔助用具指導學生高效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致使學生對于“分數”抽象化的知識內容掌握不全面、難以完成預先的教育教學任務。由此可能出現的教學生成是小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難以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教師難以順利進行教學指導和教學講解的活動等等諸多尷尬的課堂情況。對此,教師應當積極反思自身教育教學的不足之處。另外針對課堂教學生成,教師還可以主動將自身課堂教學準備不足的缺點分享給學生,并且與學生講述自己的反思心得和改進想法。
通過教師自我教學反省分享和教學改進舉措的實施,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學習到“勇于正視自身不足,積極改進,追求更好”的價值觀和學習精神,學生將以教師為榜樣自覺地檢驗自身的學習品質從而積極主動地糾正不良學習習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成是教師進行價值觀教育滲透的良好教育時機,教師應當善于把握每一個教學生成并且在正視意外發生的同時巧妙地設計價值觀教育。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產生的教學生成實則是動態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教育資源,這不僅考驗教師隨機應變能力和專業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是教師實現精彩高效教學活動的極佳教育時機。教師可以擁有坦然自若的教育心態指導小學生,根據課堂教學生成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拓展活動。與此同時,教師能夠借助教學生成的產生實現教育者“言傳身教”的教育目標。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靈活應對意外生成的教學資源的教學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