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臨江小學 秦忠杰
數學的學習不應該浮在書本的表面,要讓學生深入數學學習之中,真正了解數學知識,這需要老師在教學時將數學知識、學生學習經驗和學生們掌握知識三者之間聯系起來,盡量多開展一些實驗課程,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總結……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助于他們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培養創新精神,讓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上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在課堂上通過實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喜歡學習數學,還能開拓學生思維,積累更多學習經驗,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喚醒學生內心喜歡學習數學的動力,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采用一些方式讓學生看到數學的趣味性,進行一些有趣、有益的數學實驗,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發散思維,探究學習。
例如,學習“圓的周長”(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就應該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要干什么,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為了探究出圓的周長,老師提出了一些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1)給學生幾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學生想出一些能夠測量圓形的周長和直徑的方法;(2)觀察各個學生測量的數據,找到圓的直徑和周長之間的關系;(3)通過驗證,來證實自己的猜想的正確性等。
在課堂中,學生根據老師的實驗要求開展激烈的討論,交流中將老師提出的問題一個個解決:(1)在尋找測量圓的周長時,想到了借助軟尺直接測量,還有人想到沿圓的邊緣繞一根線,通過測量線的長度來得出圓的周長等;(2)通過觀察得出的數據,進行對比,一些加減乘除的運算,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關系;(3)再找一些其他數據進行驗算,看自己尋找的規律是否正確,這樣多次嘗試,看出數學的嚴謹。
在課前試一試,讓學生提前思考,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讓學生有操作的方向,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共同交流,思想碰撞,不僅能夠活躍課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數學實驗教學是一條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路徑,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積累更多基本的數學實驗的知識,積累很多寶貴的經驗。
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對一些物體進行觀察,由于這些物體都是立體的,借助畫圖只能表現出一個二維的空間,對于一些細節學生們是看不到的,所以在畫出自己從不同方位看到的圖形時常常會有偏差,學生也很難明白錯在哪里,通過一些實驗的設計引導學生自己探究,讓學生看得更加清楚,使他們構建清晰的空間概念。如給學生四個相同的正方體,要怎么擺才能使圖像從上面看是的樣子?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有了不同的想法,學生認為可以在下面擺三個,然后在上面的左邊、中間或者是右邊擺一個都可以,同學根據自己的擺法找到其中排列的規律,慢慢地老師再加大難度,老師再給出圖形從右邊,從前面看的樣子,再讓同學探索怎么去擺,學生們再通過實驗不斷進行摸索,總結經驗,得出更準確的、更完善的規律。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之上,老師也可以進行拓展,讓學生進行比賽,給定一個組合圖形從不同方位看到的圖形,然后通過增減小正方形的數量,讓學生擺出新的圖形,從一個方向看去時與原來圖形是一樣的。
在這樣的實驗之中,幫助學生在實驗中不斷提升對知識的認識,不斷完善自己知識結構體系,在數學實驗中的探索還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效果:1.自己動手去擺弄教學用具,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們展示了一些立體圖形,讓他們從不同的視圖去仔細分析實物,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2.通過語言來描述自己實驗的全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的想象能力;3.實驗教學也是通過游戲來學習,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輕松的氛圍中,使學習變得輕松……
數學學習光依靠課堂幾十分鐘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數學學習能有更大的突破,在做好課堂實驗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在課下拓展一些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對數學學習保持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時,比起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多邊形的面積公式,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發散思維,共同討論,摸索得出結論,在推導三角形的面積時,由于之前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們已經積累了一些推導面積的經驗,所以在推導三角形的面積時,老師適當給一些引導,學生就可以根據以前的經驗練一練。
給學生一些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紙片,然后讓他們進行觀察,動手操作,在學生思維陷入困境時,適當給一些引導將這些圖形折疊、裁剪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有些同學通過反復折疊,思考,終于發現了一些奧秘。于是學生開始有許多新奇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將平行四邊形的兩個頂點相連,就能將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一模一樣的顛倒相連的三角形,邊說邊將手中的平行四邊形進行折疊,這樣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在這個同學的啟發下,有更多學生想到不同的辦法去求三角形的面積,通過自己實驗,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也讓數學課堂更有“數學味”,讓學生更專注在課堂之中,每個人都參與了課堂,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
多開展一些數學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興趣,還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體會到數學學習更深層的意義,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精神、創新能力等。
回歸這些實驗的過程,將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學生能夠更準確、更長久地記住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有良好的思維習慣,這也為老師教學提供一個新的方式:抓緊教學本質,巧妙設計一些情境進行實驗,課前就提出問題,為學生指明實驗方向,在實驗時要大膽嘗試,多發散思維,大膽創新,多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多練一練,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之中,學生也能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提升自己數學學習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