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艷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初中數學是學生未來學習理化科目的重要基礎,各種原理和公式的反復變化是數學問題的關鍵.而解決問題就要從問題出發,運用問題導學法教學,能夠增強初中生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強化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模式.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性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問題”是問題導學法中的核心,問題設置的合理性是直接影響該方法效果的關鍵因素.對教師來說,這一步驟是一項挑戰.教師不能盲目地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而是要根據知識點的串聯性和學生的掌握情況來提出問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熟練掌握教材上的內容,并且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靈活地設置問題.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的學習,要求初中生具備更多更強的學習能力.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接觸到教師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包含著相關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初中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無形中灌入了知識點,掌握了解題技巧.并且在教師一步一步的問題引導下,系統性地完成了一小節的學習,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提供經驗.比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提問“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三角形有哪些形式”“三角形的角度和邊長有什么關系”“有哪些特殊的三角形”等等.初中生根據這些提問去尋找答案,潛移默化地掌握了這些知識,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1].
教育是師生之間共同搭建起來的偉大事業,教育質量的提高與教師教學水平有直接的聯系.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前者涉及更深層次的探究,例如,在函數的教學中,由于初中生第一次接觸,需要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初中生了解“什么是函數”“函數的表達方式”“函數的類型”等等,并且根據初中生的提問來了解他們的接受程度,從而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直接考驗了教師臨場發揮的能力和系統教學能力.
初中生在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會有一定自我學習的意識.課前預習是教師們常常會布置的一項作業,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先熟悉新課內容,提高上課的效率.在進行正式講授初中數學新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初中生提問,比如,“這一小節主要介紹了什么數學內容”“通過預習,你掌握了多少知識”“有哪些是你看不懂的內容呢”之類的問題.對沒有及時預習的學生,他們可以根據教師的問題去自主探究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以及根據學生的回答去著重講授哪部分的內容[2].
在正式上課期間,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學習新內容,增強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在講授初中數學——“冪的運算”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一步一步地提問冪的概念、同底數冪的特征、同底數冪的運算步驟,通過提問來加強初中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并且找出初中生對知識點的曲解,及時幫助他們糾正.同時,初中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困惑,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系統的學習,離不開課后的鞏固.教師可以把初中生分成幾個成績等級不一的小組,讓他們互相提問當堂或者是之前課程所學的知識,以一種潛在競爭的方式來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學生A提問“軸對稱的性質”、學生B提問“勾股定理的運用”、學生C提問“數據的集中程度有哪些”等等.教師適當地在課后進行調查,監督并指導初中生主動思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學、初中生學習的有效性[3].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對初中數學教學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在運用問題導學法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初中生不同的學習情境來設置問題,循序漸進,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共同解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
[1]吳兆波.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5):16.
[2]徐騰.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有效應用[J].高考,2016(30):27.
[3]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