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辛子
(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學,江西 瑞金 342500)
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集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于一體,能夠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模式.具體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師應將數學學科與多媒體的特點結合起來,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用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使枯燥的講解變為具有趣味性的自主探究、討論交流,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教師要注意,多媒體的應用要合理、科學、恰當、巧妙,不能濫用、亂用,否則將無法發揮其輔助作用.下面筆者就談談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的引領,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樂事,而且學習效率也比較高.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基本采用講授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比較固定,教學工具和手段也比較單一,大多數時候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長期處于這種模式中,學生的思維被禁錮、學習熱情逐漸消退,也很少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缺乏學習熱情和興趣.多媒體的加入,給枯燥的課堂帶來的生機,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畫面使教學內容動態地、具象地展現到學生面前,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投入到了新知識的學習中,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比如,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幾何圖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各種幾何圖形,并用生活中常見的精美圖案為例來讓學生感受幾何圖形之美,引導學生從實用性、審美性等方面來感受幾何圖形的價值,待學生對幾何圖形產生了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根據學過的點、線、面知識畫一幅幾何圖案,這樣既能夠使他們保持學習興趣,也能幫助他們復習舊知和鍛煉動手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數學學科的邏輯性較強,內容較為抽象,尤其是初中數學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等相關內容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而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黑板+粉筆”的形式,僅利用這些工具和手段,教師很難將復雜的內容、抽象的情境形象地展現給學生,這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進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而將多媒體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尤其是靜態的知識經過多媒體動態的演示,變得直觀、立體,增強了學生的直觀印象,降低了學習難度,有助于學生更高效、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實施上,數學概念是先人們經過無數次具象實驗而概況和抽象出來的,可以說,數學概念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具象作為研究對象,因此,利用媒體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具象的、生動的內容,符合知識的生成規律,也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我們知道,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而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時期,雖然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較為有限,因此,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就形成了一對矛盾體,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比如,在教學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幾何變換時,如果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來,不僅占用較長的課堂時間,而且畫出的變化圖形可能與原圖有偏差,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借助多媒體用動畫來演示幾何圖形的變換,能夠彌補以上不足,使復雜的知識形象具體地展現了出來,而且能夠讓學生看到變換的軌跡,不僅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重難點,從而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借助文字板書、繪制圖像來配合講解,以便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所以,必須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完成板書,這就影響了教師授課的內容和進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課前制作好課件,將板書內容,尤其是圖像繪制放入其中,在課堂教學中就會節省不少時間.這樣,和以往的課堂教學相比,講授同樣的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時間縮短了,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部分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通過習題進行深化,或者增加新內容的講解.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結果,而如何將多媒體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則需要教師的繼續研究和實踐,相信,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多媒體與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合會更高效,其功能和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掘和展現,而我們的初中數學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提升.
[1]袁瑞兵.淺談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5(1):43-44.
[2]葉興明.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7(10):126.
[3]徐慧波.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5(3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