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霞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雙語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0)
主題圖作為一種引導性學習思維圖,能為學生提供多種思想和知識邏輯點,讓大家順著這個點逐步地去把握有關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其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為大家提供相應的參考意見.
審題能力是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第一能力.審題能力要求學生具有獲取數學題目信息和解決思路的重要能力要素,當然審題必須依托于一定的知識水平和基礎,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同時也需要養成愛讀題、愛思考和愛探究的習慣.比如,當我們在解決有關分數應用題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根據題目內容來把握和理清有關問題,從而給大家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具體來說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模式,教師可以利用主題圖將學生所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的基本情況展示在上面,讓大家更為清晰明白地了解題設條件和邏輯關系,從而將主題圖的問題融入頭腦中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而這往往可以給學生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和解決應用題創造更好的條件.
而想要通過主題圖來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并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通常是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培養學生養成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逐步地讓學生適應使用主題圖來進行認真審題,并最終將運用主題圖思想貫穿到解決具體數學問題當中去.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可以先讓學生完成一次比較全面的讀題,并建立表象;其次在完成表象的建立后,還應該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次閱讀,找出問題的要點和關鍵;最后再將其聯系到所學的具體知識,可在比較重要和關鍵的地方畫上重點.
數學思維是整個數學的核心思想所在,學生只要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數學思維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相應基本原理和技巧.針對小學數學而言,小學生要想更好地體現出數學解決的準確性,就應該積極地掌握數學思維,而這需要教師應用主題圖來幫助學生完成,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模型的構建和知識的梳理,引導學生將之前所學知識和有關問題結合起來考慮,從而給大家創造出更加積極有效的解題條件.而這個條件對很多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因為不管題型是什么類型,其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是不會變的,而我們所解決這類問題的思路也不會變.教師使用主題圖的好處就在于可教會學學生如何構建比較完整的解題思路并識別問題,當具有了正確的題思路后,接下來就可以有效地針對不同數學問題進行解題了.
就目前看,很多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是很強,主要表現為對數學語言缺乏一定的常識性理解,且不善于運用包括數學等量關系在內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這就導致了學生無法直接找出問題中的各個數量關系,而實際應用主題圖后,可將這些數量關系給模型化,從而讓大家更為直接地了解到有關方面的信息.同時,教師還應培養學生概括問題、領悟問題的能力.而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抽象邏輯思維得到一定發展后,其就會初步具備相關的數學能力,也就是能從簡單的數學問題出發,將其歸納和上升為數學思想能力,比如,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質解題的時候,可以利用分類法和歸納法等數學思想對出現的有關應用題進行分類思考,把握不同圖形所對應的數學問題.
在整個數學知識和題型中,教師除了向學生教授一些固有的數學思想理論和解題技巧之外,還可以適當性的引導學生進行一些開放問題的思考,這些開放性問題通常能夠極大地提升和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真正的掌握數學的能力.比如,著名的和尚分饃問題,我們就可以利用數學列表,來解決有關的問題,首先將整個類別形成一個主題圖,并在圖上形成包括猜測,假設和方程等多種思想;其次利用這種思想構建起如畫線、繪圖等方面的模型;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充分的采用遞推或者其他推理策略完成有關的模型來解答相應題型.
比如,我們在教學生什么是三角形,其有哪些特點的時候,可運用主題圖構建一個模型,將三角形的三個邊結合在一起,繞過來進行組合,讓學生了解三角形形成的過程.同時通過圖形的組合變化讓大家知道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在學生知道后,可讓三角形任何兩邊進行量的相加,形成和大于第三邊的圖形,也可以讓三角形任意兩邊形成差,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其差小于第三邊.
總之,應用主題圖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增加大家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和實踐中來,同時利用主題圖的教學方法更能積極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可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觀察、傾聽、交流、反思等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處處融入生活,從而較好的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1]王晴霞.巧用主題圖打開數學之窗[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8(4):69.
[2]韓洪剛.讓“主題圖”真正成為教學的有效載體——小學數學教材“主題圖”使用的現狀掃描和策略探詢[J].小學教學參考,2008(Z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