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凡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洪塘中學,江西 宜春 336021)
新課標中明確了課堂師生關系,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因此,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要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為基礎,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講授相關理論知識點,轉變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刻板印象,減少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限制,使他們更好地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有意識地提高數學課堂參與度,完善數學綜合素養.
許多教師認為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因此,還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觀念導致了課堂模式難以進行變革,所以我們有必要糾正這一錯誤觀念.在教學中若以教師為主體會導致種種問題,譬如,教師在講授數學理論知識點的過程中忽視了給學生留一定時間進行消化理解,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始終停留在較淺的層次,很難靈活運用課堂所學內容解決數學問題,這是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觀念,跟上現代教育改革的節奏,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體現數學教學自由化,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為學生挖掘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將其作為教學設計出發點,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為教學基礎,幫助學生指明數學探究方向,讓學生學習不會出現漫無目的的問題,防止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學生主體地位在初中教學中體現的重要保障,能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對他們未來的數學能力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我會重視正確教學觀念的樹立.在教學開始,我直接強調本堂課的主體是學生,讓他們對下階段的數學學習做好充足準備,接著我再向學生講述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然后給他們布置幾道全等三角形證明題,要求他們使用課堂中所學內容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在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積極性明顯提升,愿意主動地去探究思考問題,進一步提高對相關內容的理解,通過合作等方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首先要做的是調整教學觀念,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各類新型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涌現,情境教學法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明顯作用,因此,教師要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優點,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教師在情境設計階段需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結合教學知識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建出能符合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發展需求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完成學習途徑的拓展.
情境的種類有很多種,教師要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情境創建方式,如培養學生知識點運用能力可以選擇生活化情境,融入適合的生活素材,為學生營造貼近生活實際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完成知識點的探究任務.又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可以構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有引導作用的問題下更高效地完善數學綜合素養.適當的情境創建方式能讓學生意識到自身主體地位對學習的重要作用,這是下階段教學成功開展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進行“概率初步”這個單元的知識點教學時,我會選擇使用生活化情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我為學生講述了概率在生活中的運用,強調它的重要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接著,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選擇相關的概率事件讓學生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如抽獎、學校男女比例等等,幫助構建生活化情境;最后,我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解決計算中獎概率等問題.學生在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情境中能發現數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數學學習興趣,這也是學生主體地位體現的重要表現.
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的體現不能只局限于課堂,要拓展到課外,鼓勵學生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優化數學綜合能力,尋求更高效的學習途徑.教師要向學生闡明課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學生固有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能將課內和課外結合,在開放的環境中更好地培養數學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完成了“軸對稱”這個單元的知識點教學后,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學習任務,讓學生觀察生活中能體現“軸對稱”理論的物品,將它們記錄下來,在下堂課,學生之間進行競賽,比拼誰積累得多.學生的好勝心都比較強,同時,在課外學生受到的限制會減少,主體地位體現得更加明顯,使得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外學習中,進一步挖掘課堂教學內容,轉化為自身知識儲備,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在成果展示時,我會對每名學生進行表揚,使得他們建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課外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發揮數學能力的平臺,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以他們為主體的教學中得到全面發展.
在初中教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是課堂開展的基礎,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課堂,自主完善數學綜合能力,提高在未來生活學習中的核心競爭力.
[1]吳留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5):51.
[2]閔曉穎.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