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均 李 萌
(1.潼南區大佛初級中學,重慶 402660;2.潼南區臥佛初級中學校,重慶 402660)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努力使學生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國際視野,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數學素養”教育貫穿于“試究升”教學中,使數學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在“試究升”課堂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素養呢?怎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呢?想必這是我們奮戰在農村數學教育教學一線的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和為之努力完成的艱巨任務吧!
數學素養是數學學科所固有的內蘊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礎上,通過后天學習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觀念和數學品質融于身心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數學素養的生成是個體在已建立數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數學感悟、反思和體驗的結果.學生具備數學素養就是指學生已在生活經驗中形成了“數感”和“數學頭腦”,能用數學習慣、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一些現實問題.
農村初中數學“試究升”三層次教學育人是把課堂分成“試究升”三層次:第一層次“試”——“感知與嘗試”(8~10分鐘),創設情境,體驗新知,生成疑問;第二層次“究”——“合作與探究”(15~20分鐘),引領釋疑,領悟新知,建構模型;第三層次“升”——“達成與升華”(8~10分鐘),達成新知,形成思想,拓展能力.
在“試究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明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只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和靈魂.因此,要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去領悟、去感知,從而去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將課堂還給學生,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的教學中來,才能做到培養和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養.
采用優秀學生榜樣示范來促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教師率先垂范利于培養學生數學中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需要教師平時要做一個有心人,抓住自己所能細心觀察到的學生身上的一些亮點,比如,教室里一些學生書寫工整、解題規范的數學作業本、答卷以及一些優秀學生學習資料收集整理得比較有序等各方面行為習慣做得比較好的事例,將其制成多媒體課件或者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班級其他學生看.這些榜樣示范的作用勝過千言萬語,它能起到震撼學生心靈、示范他人的作用,培養學生追求良好學習習慣、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數學素養的培養,是開展立德樹人的關鍵.教師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與影響,培養和達成學生數學學習中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
把小組加分制教學方法引入數學課堂,使學生在此競爭環境中你追我趕的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興趣和積極性.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師傳生受的教學舊框架,讓學生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以小組為單位,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也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如,“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類項”一課,我設計了兩次以組為單位的加分,一次在小組自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組員們一起自學教材86頁的內容,讓組員們一起說一說、勾一勾、算一算,讓學生們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對于成績稍微差的學生可以在其他的組員的幫助下順利解決自學檢測.第二次小組集體加分是在達標檢測部分,先由組長統計組員完成的情況,依情況進行評分,對于組里有問題的學生可以自己先找找問題和錯誤所在,再在組員們的幫助下改正錯誤.從而加深對本堂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學習的興趣也變得更加濃厚,這樣對于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素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如,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這章時,教材是以生活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怎么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呢?那就需要我們把它轉化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這其中就體現了轉化的思想.而在這里把實際問題數學化又要借助方程,通過找等量關系來列出方程,而這個過程恰好又用了一個重要的思想——數學建模的思想.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逐步去感知、去體會、去應用這些思想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思想.
總之,“試究升”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學方法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學生在課堂中主體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只有這樣,學生的自身素質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讓初中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主動的發展,最終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
[1]趙偉.中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06(6):53-54.
[2]朱成杰.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導論[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