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文
【摘要】近年來,高校在教育結構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與現實社會產生不相適應之處對大學生造成多個方面的影響,這種影響經過長期累積和發展極易形成不穩定因素。隨著這種不穩定因素的增多,僅依靠高校輔導員的力量很難將其完全掌控。針對這一現狀,筆者根據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存在一定的規律和階段性,提出構建大學生不穩定因素精準管控工作體系,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超前預測和精準研判,并及時提出預防方案。
【關鍵詞】大學生 安全穩定 精準管控 工作體系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高校傳統的教育結構、教學內容和管理模式與現實社會之間出現了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并對大學生的就業、情感、心理、人際關系等方面帶來較大的影響,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化解、消除,就有可能產生過激行為,形成不穩定因素。因此,控制大學生不穩定因素的產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不同種類的大學生不穩定因素
大學生不穩定因素可以劃分為思想政治類、校園安全類、心理健康類以及其他影響學生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幾大方面,不同種類的因素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發生的階段。
(一)思想與政治類
一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隨著全球化的進行和各種網絡平臺的飛速發展,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到我國,大學生的思想很難不受到沖擊;二是缺失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部分學生缺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認識,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個人主義比較盛行;三是邪教等違法組織。大學生課余活動和課外社團較多,但其防范非法組織的意識淡薄,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卷入非法的宗教組織或活動中。
(二)校園安全類
關于校園安全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宿舍安全。宿舍安全又由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兩個部分組成。大學生宿舍中極易出現大功率違規用電器,構成火災等隱患;不法推銷者佯裝學生進入宿舍推銷產品等,造成學生的財產損失;二是飲食安全。學校食堂和超市的食品安全都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夏季,食物極易變質,且部分生冷食物的質量難以把控;三是交通安全。在校園中,大部分學生都配置有出行工具,上下課車流量多,易引發交通事故;四是網絡安全。近幾年,電信詐騙和校園網貸給學生帶來危害和損失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對于這一方面的防范也成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心理健康類
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包括環境變遷、學習生活方式、家庭教育、個體因素等方面。一是環境變遷。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是離開長期居住的家鄉,前往異地求學,這中環境變遷難免造成學生們的不適應,進而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心理變化;二是學習生活方式。大學時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人的溝通交流方式都有著很大的變化。在難以適應這些變化的情況下,學生就很容易出現焦慮感、孤獨感和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緒;三是家庭教育。學生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很大程度上由家庭教育決定。對于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其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四是個體因素。有些心理疾病是先天性的或者受特殊環境長期影響造成的,個體的特殊情況如身體殘疾等也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各類因素的發生規律及預防應對
(一)各類因素的發生規律
大學生不穩定因素有很多種,其發生的規律也不盡相同。一部分因素都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校園安全方面的交通安全、宿舍安全中的用電安全。大部分因素的產生和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和階段性。例如:政治與思想類中,對于邪教的治理和防范和校園安全類中,防推銷、防網絡詐騙,最主要的薄弱環節是新生入校時期;心理健康方面,學生在某些特殊時期會產生相應的情緒波動。例如,在學期末學生極易產生厭學或自我否定的心理。在學生學習和課余生活的不同時期會有特定的事件發生,而有著一定規律性和階段性的大學生不穩定因素正是出自這些特定時期的特定事件。
(二)不同種類不穩定因素的預防應對
根據不同不穩定因素的產生規律,對于不確定性較大的易采取普查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預防此類因素的發生;對于與重點環節和時間等有相應聯系的不穩定因素則可對重點環節進行預測和監控。要實現對大學生不穩定因素的精準掌控就要實現將普查和重點預測監控相結合。
三、建立精準管控工作體系
從幾大類不穩定因素的分類著手,采用定期普查和重點環節不穩定因素的預測與監控相結合的方式,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超前預測和精準研判,并及時提出預防方案。
(一)學生不穩定因素的定期普查
一是開展學生思想狀況和學風狀況定期調查。重點調研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注重發現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異常情況和思想認識偏激學生及其行為特征;二是開展學生心理狀況定期普查。充分利用學校心理普查測評數據,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重點篩查和分析,并深入了解個體心理特征;三是開展宿舍安全狀況調查。重點排查學生違章用電和水、電、門、窗等設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列出問題清單,及時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
(二)重點環節不穩定因素的預測與監控
一是開學前后學生不穩定因素的預測和監控。每學期開學前后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時期,需重點關注不按時返校學生、無力繳納學費的特困學生、上學期不及格課程較多的學生等可能出現或誘發的不穩定問題;二是節假日期間學生不穩定因素的預測及教育。凡寒暑假和各法定節假日放假之前,都要對學生中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進行預測。假期結束后,要對放假期間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排查;三是畢業季學生不穩定因素的預測和排查。畢業季是學生(包括非畢業生)突發安全事故的高峰期,通過對歷年來畢業季容易出現的事故類別,對下個畢業季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進行預測。對以上重點環節進行預測和排查并形成問題清單,以主題班會等形式對相關學生進行集中教育,提出告誡意見和嚴格要求。針對問題清單進行深入排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三)不穩定因素工作機制的建立
建立學生不穩定因素“四級”承包信息反饋機制。即宿舍長包宿舍、班長包班級、輔導員包分管班級,學工辦包全院學生,及時發現和逐級反饋學生中的不穩定因素信息。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和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的作用,使不穩定因素的信息反饋更加快速、便捷。
(四)學生不穩定問題的精準研判與管控
一是對排查出的不穩定問題,采用定期研判、專項研判和即時研判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對不穩定事項和不穩定學生進行研判和確認,分析問題性質,提出處理和管控措施;二是建立健全特殊學生群體信息庫。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困難學生、戀愛學生、學風不良學生、信仰宗教學生等特殊學生群體,分類建立信息庫,健全學生信息,并根據學生變化情況及時進行更新。
(五)對重點學生的管控措施
一是建立重點學生管控臺賬,說明基本情況、問題嚴重程度,明確管控措施;二是進行個性化管控,以輔導員、班主任為主,指定管控負責人,以身邊學生干部、黨員等學生骨干為主,指定管控跟蹤聯系人,進行“一對一”管控;三是及時會商研判管控情況,分析轉變情況,及時修訂個性化管控方案,擬定處理意見;四是及時處理問題嚴重學生,對情況嚴重的學生,根據學校相關規定,采取休學、退學、入院治療、幫扶、家長陪讀等方法途徑,及時作出處理。
參考文獻:
[1]王詩堂,冷樹青.高校突發事件的類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2]馮來興.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政治安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3]商蕾.大學生安全隱患因素構成分析[J].河北保定:河北農林教育大學學報,2015,(2).
[4]孫莉婭.大學生心理問題及異常行為管理預防[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
[5]杜磊,王娜.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創新[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