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法是英語學科的重要內容,在初中階段,語法教學相對枯燥,而借助于情境化教學法,營造良好的語法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直觀、生動地感受語法知識,增進語法的理解和應用,提高語法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情境化
【作者簡介】王歡,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西崗中學。
英語中的語法知識,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建構主義理論將情境化教學作為促進師生互動交流的有效途徑,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語法教學中,引入情境化教法,讓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操練句型、短語、語法知識,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一、引入角色扮演模式,增進學生語法體驗
角色扮演是搭建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方式,圍繞初中英語語法知識教學實際,搭建便于學生參與的角色情境,讓學生能夠交流體驗中拓展知識面,提高探索欲,提升語法學習效果。如在講解“間接引語”時,我們可以設置問題情境。Do you have grandfather or grandmother in your family?結合學生的回答,再進行情景描述,As they become older,maybe they can not hear you chearly。隨后,設置具體的角色及任務,一個學生扮演問話者,另一個學生扮演grandpa,Now you are talking with grandpa,but your grandpa wants to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根據課堂教學情境的設置,我們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將對話進行呈現。A學生問:I want to go to cinema.B學生(Grandpa):What did he say?He said he want to go to cinema.再如,學生A:I have lost a pen.B學生(Grandpa):What did he say?He said he had lost a pen.同樣,我們還可以挑選不同的學生進行表演,學生A:I was born on April 12th 2003.B學生(Grandpa):What did he say?He said he was born On April 12th 2003.由此,借助于學生的角色扮演,從學生之間的對話中,來融入“間接引語”的使用方法,讓學生明白如何將“直接引語”轉換為“間接引語”。具體來講,就是在“間接引語”使用中需要對時態進行變化,將一般將來時,改為過去將來時。在第三組學生扮演中,句式中的時態并未改變,這一點,需要讓學生了解,對于客觀事實的講述,包括客觀現實、真理等,時態是不用改變的。可見,在情境化語法教學中,分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從真切的體驗中,認識語法,感受語法,應用語法。
二、以生活案例為引線來創設語法教學情境
英語語法與漢語存在差異,在語法教學時,我們可以融入真實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從日常體驗中來學習語法。通常,在真實的語法情景中,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點更易激發,也能夠讓學生從中增進記憶。如在講解“since”用法時,我們可以圍繞學生的親身經歷為案例,創設情境化教學氛圍。I have been school sine eleven years age;I came to the city since 1995.Since I came here, th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re are many buildings in here. 我們也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范例,結合自己的生活運用“since”,加深對“since”用法的理解。然后,對“since”的主要用法進行歸納:一種情況是“since”可以連接從句;另一種情況是“since”可以連接某一段時間+ago;還有一種用法是“since”可以連接過去某一時間點。
三、結合多媒體技術來創設語法情境化教學
在初中語法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入多媒體,結合聲圖并茂的直觀動畫、視頻等課件,來展示語法知識,來應用語法,促進學生掌握語法。在課堂情境化教學中,聽覺、視覺等融合,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用電子白板等設備,結合語法知識來創設情境化教學。如對于“過去完成時”語法知識的學習時,我們可以利用課件來給出時間線索,讓學生感受不同時段下的動詞狀態。在現在之前,吃早飯應該是過去時,即I have already eaten breakfast.動詞要用過去時,表明在過去已經發生。同樣,對于起床這個動作,也應該在早飯前,I had already got up before breakfast.同樣道理,在學習“現在完成時”時,要搞清楚完成時態的語法結構,即主語+助動詞(have/has)+動詞過去分詞+其他。有學生對“現在完成時”理解不透徹,跟“過去時”混淆。如某句中“I have finished all the homework”,釋義為“我已經做完了所有作業,不用再做了”;還有“I has lost my hat”,釋義為“我已經丟了自己的帽子,還沒有找到”,而對于“過去時”主要是動作發生在過去,且與現在沒有任何聯系。
總之,在語法教學中,引入情境化教學,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設計,要善于營造趣味學習情境,改變過去學生死記硬背語法的模式,突出學生從語法知識、語法規則、語法實踐應用中,接受并掌握語法。
參考文獻:
[1]邴永學.情境教學策略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8(09):206-207.
[2]喻之群.淺析初中英語語法情境化教學法[J].成功(教育),2013 (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