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微商因其門檻低、成本低、支付靈活、傳播方式快捷等特點,深受大學生歡迎。大學生在徽商創業中也會面臨角色錯位、誠信道德、市場和法律等方面的風險,需要理性對待,積極引導,合理規避和化解風險。
關鍵詞 大學生 微商 創業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點研究項目“皖北區域文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研究”(SK2016A07 02);阜陽師范學院專項項目“以就業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路徑研究——以阜陽師范學院為例”(2016FS ZJ01)。
作者簡介:吳磊,阜陽師范學院校辦公室,政工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196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舉措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也被視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735.8萬估算,2017屆大學生中約有21.3萬人選擇了創業,與2008屆(1.0%)相比,近十年增長了1.9個百分點。在大學生創業選項中,微商因其門檻低、成本低、支付靈活、傳播方式快捷等特點,深受大學生歡迎。
何謂微商,目前學術界并無統一界定,一般認為是在網絡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網絡商業模式,主要以微信、微博、微商城、微店等一些自媒體微載體,以移動互聯網微基礎,從而展開服務營銷等商業活動,獲取一定的利益。通俗來說,微商就是在移動端上進行商品售賣的小商家。2018年5-6月,筆者對阜陽師范學院西湖校區436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調查顯示:7.68%的微商在上大學前就做過微商;36.12%的經營者從大一開始就經營微店;在性別上,女性占81.26%;受客戶資源少、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銷售渠道、經營理念、經驗和資金缺乏等因素制約,感覺自己微商做得“很成功”“成功”的合計占比僅為6.26%,認為自己做得“失敗”的占比45.24%。可見,微商雖呈迅猛發展之勢,但大學生投身其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無法預知的風險,還需理性對待,積極引導,更好地為大學生微商創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對策。
一、大學生微商創業風險
風險的基本含義是對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或損失,具有客觀性、偶然性、損害性、不確定性和普遍性等性質。大學生創業風險是指由于創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大學生創業者及創業團隊能力的有限性等問題而導致創業活動偏離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大學生在微商創業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情況和風險,主要表現為角色錯位風險、誠信道德風險、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
(一)角色錯位風險
大學生最主要的角色是學生,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重任,應堅定理想,勤奮學習,努力成為兼收并蓄、融會貫通、本領高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既可以借助微創平臺開展實踐鍛煉提升自我,又可獲取利潤緩解求學上的經濟壓力。加之大學生課余閑暇時間較多,又對兼職有較高需求,使得學生參與徽商的比例高。但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學習和微創之間的關系,商人角色突出,學生角色弱化,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微商創業上,忽略了學習學業,甚至滋生厭學退學情緒,造成無法順利畢業的狀況。
(二)誠信道德風險
大學生微商主要銷售渠道是微信、微博、微商城,主要客源是來自朋友圈的“親朋好友”。人們在使用朋友圈、QQ 空間發布信息是為了保持聯絡、增強互動、拉近彼此距離。頻繁刷屏、低劣甚至是虛假廣告會對朋友圈、QQ 空間的正常社交功能造成較大影響,讓原本純粹的社交關系發生變化、產生異味,原本簡單的朋友關系變成赤裸裸的交易關系。部分大學生微商把獲得經濟利益作為創業的主要動力,“從你開始做微商的時候起,就等于放棄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降低、忽視了產品質量,誠信道德大打折扣。
(三)市場風險
市場是商業活動考量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市場風險是由于基礎資產市場價格的不利變動或者急劇波動而導致衍生工具價格或者價值變動的風險。市場本身的不確定性和大學生對“市場”理解都會帶來相應的風險。對于大學生微商創業而言,客觀全面地識別潛在客戶和了解競爭對手至關重要。據一項調查顯示:新創公司最常見的20種死法中,沒有找到市場需求占比42%,位居首位。在對阜陽師范學院西湖校區436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實際調查發現,大學生在做市場調查時,對潛在客戶的認定和客戶的需求了解和掌握相對比較自我,往往囿于受訪者“隨意的回答”、“善意的肯定”、“敷衍的態度”,無法獲取可靠的答案而做出不客觀的預判,沒有真正發現市場需求和客戶想法,為后續創業活動埋下極大的風險。同時對競爭對手的分析不夠全面,往往看到了對手的劣勢,忽視了對手的優勢、特點,與競爭對手有著共同和相似的市場,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沖突,對創業構成一定威脅。
(四)法律風險
所有創業者都要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開辦和經營企業,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開設創業組織時直接相關的基本法律有企業法、《民法通則》、《合同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在創業組織運行過程中,涉及內部的法律問題有管理制度、勞資糾紛、人身保險等,外部的法律問題有產品質量、合同、稅收、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等。大學生微商創業應根據從事商品經營和提供服務的具體情況,了解直接關聯的法律和關鍵內容,否則,一旦發生糾紛,難以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導致創業失敗,甚至出現違法事件。
二、大學生微商創業風險規避策略
(一)認清自己,量力而行
馬克思指出:“虛榮心容易使人產生熱情或者一種我們覺得是熱情的東西;但是,被名利迷住了心竅的人,理性是無法加以約束的,于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欲念召喚他去的地方;他的職業已經不再是由他自己選擇,而是由偶然機會和假象去決定了。”微商創業人人都可以嘗試,但微商創業并非人人都適合。對于大學生而言,想要卓爾不群,要有技驚四座的資本,想要微商創業成功,要認清創業中的“本人”、“本事”、“本錢”。對于“本人”需要考慮的因素有:人格特質是否適合創業、創業動機是什么、團隊構成是否做到混編等。對于“本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能否看清并把握準產業的未來趨勢、自身的競爭優勢或核心競爭力在哪等。對于“本錢”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團隊的執行力如何、對資源的占有和優化配置的能力如何、人脈關系是否廣闊等。創業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創業者的性格、技能和經濟狀況往往決定創業的成敗。大學生在打算微商創業之前,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判斷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所需的“三本”、是否適合微商創業。
(二)把握時機,選準產品
隨著國家出臺《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做好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共青團促進青年創業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等一系列創業政策,為青年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青年是各類創業最具活力的群體,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青年創新創業時代已然來臨。
同時,據《中國青年創業現狀報告》指出,青年創業的領域比較集中,同行競爭過度,如大學生更傾向于電商、計算機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創業,同質化創業問題較為突出。大學生如果確實認為自己適合微商創業,也真正想創業,那就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特點,結合自身的愛好、特長和資源,堅持“志向要大、計算要精、起步要穩”的微創原則,選擇那些能夠解決顧客“痛點”的合適產品。
(三)感知風險,合理規避
市場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微商創業看似簡單容易上手,但也存在較大的風險。當前,微商創業大體分為微直銷、微分銷、微推廣、微連鎖、微代購等經營方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要面臨微商運營的平臺選擇、產品選定、信息流轉率、售后服務等方面的風險。大學生創業者要提高感知風險的能力,緊繃風險之弦,千萬不可因“一時激情”、“隨大流”、“掙大錢”充斥腦海而盲目加入。要掌握風險評估的工具。大學生創業者要根據不同條件,按照一定程序,合理運用SWOT分析、ATA事故樹分析、APH層析分析、實地調研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環境評估影響法等風險評估的工具和方法。要合理規避風險。多方面學習微商運營知識,了解和掌握微商運營模式的優點和缺點,全面客觀了解所選產品的市場現狀,針對問題,理性分析,尋找對策合理規避風險、成功化解風險。
參考文獻:
[1]2018年就業藍皮書:高職高專畢業生走俏就業率超本科.http://news.ifeng.com/a/20180611/58673181_0.shtml.2018-06-11.
[2]何春雷.大學生創業風險規避的探索.高教論壇.2012(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