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紫金中學 曾培聰
發散思維是人類創新的源泉,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獲得良好的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我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實驗教學、游戲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教學,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取得了有效的發展和提升。
在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他們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推導出新的知識,發散性思維在其中意義重大。具體來說,發散性思維對于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發散性思維能夠使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進行發散,并嘗試運用于生活之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從本質上實現了數學教育的意義。其次,學生通過發散性思維能夠促進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同一項學習任務能夠同時促進學生的多種學科知識的發展,讓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收益。學生利用發散性思維,能夠獲得創新性思維和思維品質的發展。學生基于同一數學問題嘗試著發散出不同解答辦法,這個過程能夠有效發展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品質也是一種良好的提升。最后,學生利用發散性思維進行數學學習,有助于提升數學本身的學習效率。學生對于一些數學問題如果單純以一種固定思維進行思考,他們的思維過程會受到局限,產生知識上的欠缺與問題解答上的錯誤,而通過發散性思維能使學生利用多種思路進行數學學習,從而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因此,發散性思維對于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意義重大,我們在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這種思維模式,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進行《隨機事件的概率》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我們本著數學知識發散到日常生活的原則,利用撲克牌游戲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使學生們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收獲了數學知識,巧妙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進行撲克牌游戲之前,我先為學生講解了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拿起一副撲克牌進行演示。我為學生表述:這副撲克牌分為黑桃、紅桃、方片、梅花四種花色牌各13張,分別是2~10與J、Q、K、A,還有大小王兩張。我在這副撲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張,即可表述為一次隨機事件。接著我抽到了一張紅桃5,為學生表明:我再抽下一張牌不可能再抽到紅桃5了,這是一種必然事件。最后我將大小王去除,表示在剩余的52張撲克牌中,抽取任意次數都不可能抽到大小王了,抽到大小王是不可能事件。接著我與學生展開游戲互動,規則為抽一張牌比大小,去掉大小王,不分花色,A最大,2最小,我抽一張牌判斷出一名學生抽牌比我大的概率,將牌放回,之后學生進行抽牌游戲,驗證我的概率分析。如我抽到一張梅花Q,比梅花Q大的牌為四種花色的A、K,一共8張,一名學生抽到A、K的概率為接著我讓學生輪流與我進行抽牌比大小游戲,并統計這次隨機事件的結果。班級全體42學生都抽過一張牌與我的梅花Q比大小之后,共有7名學生抽到的牌比我大,頻率為之后進行第二輪抽牌,42名學生中有6名比我抽到的牌大,頻率為其都在上下浮動,印證了我的推斷。
在《古典概型》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為了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特意組織了擲骰子游戲實驗,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有效掌握了古典概型的知識,發展了發散性思維。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首先為學生講述了“古典概型”的概念,為學生設計計算投兩次骰子點數之和為9以上的概率的任務。之后我為學生解釋:骰子一共有6個面,可以視為總的基本個數。在投擲骰子時每個面出現的概率均等,可以視作單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因此骰子游戲涉及古典概型問題。接著,我讓學生開始進行擲骰子題目的計算。學生們使用窮舉法,窮舉擲骰子兩次的結果中,有:4+6、5+5、5+6、6+6、6+4、6+5,共6種情況的點數之和大于9,而兩次投骰子共有6×6=36種不同的情況,因此投兩次骰子點數之和為9以上的概率為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基礎,我們在這項教學工作當中大膽地進行了教學模式的創新,以游戲促發散、以實驗獲知識,使學生在增長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有效獲得了發散思維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實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及綜合思維能力均能夠獲得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