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 沈連春
影響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源頭性因素是什么?并不是教材當中的基礎知識內容,而是來自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會對學生們接受知識的狀態和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它關系到學生們在知識學習過程當中的精神面貌以及從思想上處理所學內容的最終效果。因此,只有從心理層面切入,才是把握住了教學的根本,方能從源頭處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人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也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指引,是我們開展數學有效教學的根本。從學生們的心理層面進行關注,教師們首先應當意識到的就是大家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點燃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就能夠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提供主動探求知識的力量,為整體教學的效率增強形成保障。
例如,在對概率的內容開始正式教學之前,我先在課堂上拿出了一枚骰子,隨便一擲,請學生們記錄下出現的點數,并將這個動作反復進行幾次,然后提問大家:“誰能說出我用這個骰子擲出的點數恰好是3的倍數的概率是多少呢?”這個結合實際操作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們很有興趣。有的學生想要通過自己記錄下來的數據來估算,可又覺得存在個別情況,這樣的計算結果不夠精準,于是便對這樣的概率計算方法產生了思考的熱情。這種趣味性的教學引入方法,主要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們從一開始便從心理上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有了這個前提,接下來的高效教學也會進展得順利許多。
數學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雖然難度不小,但其中也是不乏樂趣的。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吸引學生挖掘數學學科的趣味因子,引導學生抓住其中引人注意的部分,并將之摘選出來,在主體教學開始之前呈現在學生們面前,讓大家首先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從心理上消除對于數學研究的抗拒和抵觸。
在對學生們的心理狀態進行的關注中,自信心理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的確,大凡那些在事業上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其內心一定是滿滿的自信,對學生的學習而言,自信心更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高中數學的難度與復雜程度相對于初中數學都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提升,讓很多學生感到有些畏懼,總是懷疑自己能否將數學知識掌握到位。為了推動整個教學過程能夠高效進行,讓學生們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為大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力量至關重要。
例如,在對三角函數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我將學生們分組,請大家共同討論解答這樣一個問題:已知45°<x<90°,那么,函數y=tan2xtan3x能夠取得的最大值是多少?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方法,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向都不太一樣。有的學生選擇借助二次函數的方法來求解最值,有的學生則選擇通過均值定理來求解。經過小組內與小組間的互通交流,大家又繼續發現了導數求解的方法。在整個思考過程當中,我都沒有進行過多干預,只想為學生們盡可能多地提供近距離接觸知識的機會。果然,通過這樣的互動過程,學生們從之前的躲避思考轉變為主動想要思考,特別是隨著多種多樣分析方法的出現,大家的參與熱情也愈發高漲起來了。在這種成功的體驗當中,學生們的自信心理也有效建立起來了。
不少學生由于缺乏自信,總是怕自己學不好,便會躲避學習,離數學知識遠遠的,長此以往,學生不僅從心理上疏遠了數學,更自然產生了畏懼數學,抵制數學的不良心理,也在平時的訓練中遠離了數學,而越是缺少近距離的訓練,就必然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們勇敢融入知識的捕捉與探究過程當中來,讓大家經過親身感受,發現自己的能力所在,并在自信中走向更加深入的知識思考。
數學學科需要學生具有開放的思維,從而引領學生突破解題中遭遇的障礙。因而,為了實現更為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加以靈活開放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渠道。這種開放并不僅僅是針對教學內容本身來講,它還會影響到學生們的知識思維與心理,讓學生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究。
例如,在完成了對數列部分基礎內容的教學之后,我為學生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已知n∈N*,數列{dn}滿足條件數列{an}滿足條件an=d1+d2+d3+…d2n,且在數列{bn}中,b1的值是2,且對任意正整數m和n,有那么,(1)數列{an}和數列{bn}的通項公式分別是什么?(2)現將數列{bn}當中的第a1項、第a2項、第a3項,……第an項刪去之后,再將剩余的項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重新排列成為一個新的數列{cn},則這個數列{cn}的前2013項之和是多少呢?這個問題當中存在著很明顯的開放性元素,它不僅帶領學生們對題目當中所給出的數列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更通過靈活的方法創建出了一個新形式的數列。想要解答本題,學生們不僅需要掌握幾種基本數列的計算方法,還要對之繼續探究,以既有規律指引新問題的分析。
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對于開放探究知識的要求也就更高。開展數學探究并不是在完成某個特定的學習任務,而是要使之成為學生們的一種意識習慣,讓學生在平常的解題中自然拓展自己的思維,試著在開放的空間里學會變換思路。當大家從心理上形成這種探究的慣性之后,每每面對新知識時將會以更加靈活的頭腦去處理,收獲的學習效果自然更加理想。
心理因素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因此,想要從這個層面設計教學活動,切入點也是很多的。本文當中所列舉的只是作者在實踐里行之有效的幾種方法,還有更多更加巧妙的途徑等著廣大教師們去探索。希望這次討論能給大家以有效的啟發,讓我們一起努力,從心理角度這個根本之處出發,推動高中數學教學效果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