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春芳
摘 要:高中時期,美術課堂秉承著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的原則,讓學生在高中時期體驗到不一樣的學習生活。高中階段的美術課堂,應該充分展現創意與多元化的模式,用不同的方式去指導學生,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傳統與改革
高中時期,大量的考試科目襲來,學生的學習壓力倍增。作為一門興趣課程,美術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學生提供一些樂趣,讓學生從巨大的其他科目的學習壓力中放松自己,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但是,目前的美術教學,因為不用參與進高考,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了學生在美術課上出現紀律不端正的情況。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浪費大量的時間在整理學生的紀律情況上,基本上只能開展很小一部分的內容,所以學生越發覺得美術課堂上沒有什么收獲,他們不但不能感受到美術的魅力,還反而覺得美術就是很無聊的課程。
如果這種現象大量存在于我們的教學課堂上,那么學生對于美術的感覺就會越差,美術的課堂紀律也因此十分渙散,那么在這樣緊張的環境下開展美術課程,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還有,因為美術課程在很多教師心中并不是特別重要,往往一周一節的美術課會被其他的課程占用,這樣本來就很少的美術課就會變得更少,在這樣緊張的教學時間,怎樣實行課堂的各個環節,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更多的內容,這是教師應該考慮到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美術課程應該在內容上還有方式上進行變化,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藝術熏陶。
一、傳統課堂的運行模式
在大部分學生的心中,美術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他們往往只是覺得美術課好玩,不用寫作業,不用參與考試,還有些時候能夠看電影,所以他們在美術課程上并沒有專心探討知識,積累經驗,而是只顧玩耍開心罷了。這樣的學習態度,對待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極其不適用的,美術作為高中教學科目的一門,如果不端正學生的態度,那么美術課程更可謂一種浪費時間。在原來的美術課堂上,教師往往會遵照學生的心意執行,美術課程上會安排一些電影賞析課,讓學生看電影。但是這往往會造成學生的誤解,覺得美術課堂就是一種專門看電影的課,學生在看電影的時候只著重與故事的構造,卻忽視了畫面感的效果,因為學生沒有專業知識的支撐,不會戴“有色眼鏡”去賞析電影,這樣的電影賞析課程也同樣是達不到什么藝術效果的。
現在的美術課程,首先的一件事就是突破學生的思想難關,讓學生從心底去對美術產生興趣,能夠通過美好的事物去擁有較高的藝術賞析能力。而在美術課堂的安排上,也要在內容上有所調整,突破學生固定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美術課程上發揮無限的創造力與解析能力。美術課堂上,還需要的是動手、動腦、觀察,現在有很多學生,他們都已經上高中了,畫出來的畫還是火柴人,這是件很搞笑的事情。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會畫,而是在于學生不能夠安心下來,對一件事物進行反復觀察其特征,這就造成了學生作出的作品很抽象、幼稚。在現在的美術課堂上,更重要的不是教師講解的過程,而是學生思考和感悟的過程,有些東西,經過不同的人的思考,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這便是藝術效果的來源。對于現在的教學來講,傳統的方式與現代的思維方式相互交融,就會給學生帶來格外的不同,美術課程的安排與布置,應該更為特近生活,不要過多地給學生講解深奧難懂的大道理,而是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的小事發現美,并且擁有主動去探索美的好習慣。
二、教學環節的多元化變化
為了豐富美術課程的教學,可以采用更為適合現在學生的方式進行,讓學生選課的方法就是一種可以嘗試的教學方式。現在的學生,比較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這樣的學生往往對教師的安排不愿意更多的聽從,而如果讓他們自己選擇參與,他們就會更愿意去認真對待。而因為學生的選擇是遵照著他們的性格和愛好方面進行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用心思考內容,這樣就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效果。現在的很多學校的美術課,采用了選修課程的布置,統計學生的意愿,把美術教學班分為幾個專項教學班,比如說“陶藝”、“繪畫”、“攝影”、“電影賞析”等課程,這樣的方式首先方便了教師控制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方便更多的查閱資料教導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比起教師一個人教導多個內容效果要好的多,因為畢竟每個教師專長不一樣,對于美術的各個知識要點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把自己最為擅長的東西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大的收獲。
還有,學生通過一個方面的內容專門學習,他們就會對該內容更為深入,比起學生多個內容的效果也要好的多。很多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不專一,什么都想學,什么也學不好,特別是美術這樣的課程時間安排很少,所以還是這樣學生學習一種內容,學生的收獲可以更大。比如說,我們開展陶藝課,可以先介紹陶藝的由來以及自制陶品需要哪些東西和做陶的步驟。經過這節簡單的準備工作,學生在制作的時候才能更為順暢,這樣學生完成出來的作品也就會更讓他們滿意。學習美術知識,更多的是學習一種方式,收獲到一些快樂,所以在美術課堂上,多多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享受到藝術帶來的美感。
三、改革教學的具體實施
現在的美術教學,因為結構的單調以及內容的缺陷,就會造成很多學生不管是行動上還是思維上都不愿意過多地投入。現在的一些學校,對美術這門課程的投入還是不太多,能夠利用的資源是很少的。盡管有些時候,器材設備的落后,但是仍然不會給美術教學造成過多的障礙,因為美術是一門敢于創造,樂于創造的學科。在美術課堂上,更應該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極大的用處。在美術課堂上,多增加學生的手工環節,比如說讓學生收集一些廢紙殼、易拉罐,然后動手自己制作。這樣的環節,既是一種廢品的綜合利用,讓學生懂得變廢為寶,養成節約的美德,還有就是可以更為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正是由于這種廢品創作的環節,學生就會更投入思考,克服因為自己資源的不足造成的困難。
四、結束語
高中的美術課堂,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為學生展現多方面的美術知識,對于美術知識的講解,不必太過于深入,也不要長時間著重于講解理論知識,而是應該以種更放松的方法,讓學生把美術當成一種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