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貴
摘 要:教學語言藝術是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也是教學成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高中語文教師都應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能力,增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語言;特色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教師語言的表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作為中學語文老師,更要注重教學語言的形式和內容。只有表達清晰、準確、有吸引力,而又能鼓舞激勵學生的課堂教學語言,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老師要想通過有聲有色的語言作用于學生的耳目,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首先要熟知語文教學的語言特色。
一、教學語言要具有準確性、簡潔性
中學語文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正確的知識獲取是語文教學成功的前提,不能忽略語言的準確性而只追求生動的表達,因為所學到的這些知識將會是影響學生今后思想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中學生這個年紀,他們如同正在茁壯成長的樹苗,在竭盡全力地汲取著所能接觸到的一切養分。學生大半時間都在與老師接觸,通過老師的語言傳授獲得大量信息,這些信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理解,老師若不能準確地表達出文字所表達的準確涵義,學生所獲得的錯誤信息甚至將會伴隨其一生。教師若能準確簡潔地使用概念,恰如其分地用詞和描述,一步步化繁為簡,學生才能迅速準確地掌握知識。如果老師拖泥帶水,表達不清晰、不準確,則會讓學生的學習事倍功半。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對語言的正確理解和簡潔的表述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學語言要具有形象性、生動性
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猶如一把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金色鑰匙。它像歡跳著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進學生的心窩。又像和煦的春風,暖暖的吹開學生的張張笑臉。語文教師在課堂中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一下子抓住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他們產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容”的感覺。例如于漪老師在朱自清散文《春》的教學中,引用了杜甫、王安石等許多文人墨客描寫春天的佳句,運用抒情的語言導入新課,好像和煦的春天一下子就吹暖了學生們的心田,讓他們融入了春天的美好之中。優美生動的課堂教學語言極富魅力,因此教師要運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營造出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得到知識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不斷錘煉自身美的教學語言,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巧妙運用好這把金色的鑰匙。
三、教學語言要具有啟發性、鼓勵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啟發性的語言,會使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生運用思維理解和消化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猶豫不決,或者似曾相識但還不能準確把握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適時、精當地點拔,巧啟妙引,這樣就會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使學生的思維茅塞頓開。課堂教學中啟發性的語言運用必須簡明、得體、有序,不穿鑿附會,不牽強塞入,要恰如其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貫徹落實《課程標準》規定的三維目標,以課本知識為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要使教學語言通俗易懂、清晰流暢。此外,課堂過渡語和銜接語要自然、順暢,能夠引導學生的感情,并啟發學生進行朗讀。這就是課堂點撥語的語言特點,它也是課堂教學藝術具體的體現。
在一個班級里,既有品學兼優的學生,也有眾人眼里的“壞孩子”,但無一例外的,他們每個人都渴望贊美而厭惡批評。合適的贊美可能會成就一個學生的成功,而過分的批評也可能會毀掉一個人的前程,作為中學語文老師要多用鼓勵贊美的語言。大文豪蘇格特一生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對當時的歐美文壇也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這樣的一位成功者,上學時的學習成績卻很差。由于他身染重病,身體孱弱,還幾次差點喪命,本來就有些自卑,再加上成績不如人,便成了“學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禮貌,每學期期末的評語都很糟。只有一位老師知道他雖然厭惡功課,但對讀書卻充滿興趣而給予他鼓勵,而這也正是他的人生轉折點。成名后的蘇格特曾回到小學的母校參觀,感觸良多地問學校老師:“現在學校成績最差的孩子是誰?”他學著當年看中他的那位貼心老師,告訴那位紅著臉的小朋友:“你是個好孩子,我當年也跟你一樣,成績很差,不要灰心?!闭f完,從口袋掏出一枚金幣送他。一句話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這個孩子最終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當了職業律師。可見,老師在課堂上最重要的是要以鼓勵溫和的態度和語言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讓他們仍舊對自己充滿希望,并以積極的態度繼續堅持下去。
四、結語
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語言水平。由于每個老師加強語言修煉的重點不同,語文教師應該正視自己教學語言存在的不足,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根據自身的特點來修煉語言,這樣才能使教學語言得到真正的提升。其次,教師應認真學習語言,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尤其要重視語言的學習。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其中多聽優秀教師的示范課和看教學案例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欣賞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時,摸索出他們有效教學語言表達的規律,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語言。另外,教師還應美化自己的教學語言。優秀的語文教師能以語言來影響學生,以自身的魅力來獲取學生的認同,他們清晰純正的語音、抑揚頓挫的語調和暢達完整的語流都將使學生成為快樂的享受者。因此,美化教學語言對教學效果也能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反思是教師修煉自身教學語言的最佳途徑,從反思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師應重點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感情投入把握得是否恰當、對教學語言使用的密度是否適當,以及與學生對話的形態是否真正民主、平等等方面。教師若能每天對自己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回顧,對表現不夠理想的地方進行課后訓練,必將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學語言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國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個性語言設計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17(08):19-20.
[2]孫小飛.高中語文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