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元
摘 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弘揚傳統文化將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教育課題。本文將對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如何汲取傳統文化精華的途徑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傳統文化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傳承和創造的過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應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
一、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有傳統的道德文化、民俗文化、精神文化等等,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古典詩詞來弘揚傳統文化,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品讀古典詩詞。教師要組織學生從自己收集的古典詩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作品,然后寫一段對這首詩詞的賞析文字,表達一下學生對這首詩詞的獨特感悟,然后讓大家互相評價。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所喜歡的詩詞進行改編,可以表演一個話劇,可以寫一幅書法,也可以跳一段舞蹈,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誦讀古典詩詞。俗話說“文讀百遍,其意自見”,因此,通過誦讀的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詩詞內涵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安排學生閱讀經典的古詩詞,可以采取學生領讀、學生齊讀、或者是分組朗讀等等誦讀方式,同時老師要加以指導,對詩詞的意境加以解釋,然后讓學生聲情并茂地重讀。通過熟讀學生就能夠將詩詞流利地背誦出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每隔一段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詩詞誦讀比賽,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加以表揚和獎勵,這樣,能夠在整體上擴大學生的詩詞掌握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又向學生弘揚了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從古典名著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耕耘的土地,教材就是師生手中的種子,把這些種子合理地利用好,能獲得豐碩的收獲。如果教師脫離教材,沒有拿出一些共同的研習內容,去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傳統文化知識,那是空話;如果教師隨意地拿出一些和教材結合不緊密的,甚至沒有關系的文本,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傳統文化知識,那不符合現在的教學和應試的實際情況,會受到學生強烈的排斥。
例如,中國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宮廷建筑、園林建筑、橋梁建筑、民宅建筑都有著自己的風格,與時代、地理環境、生活習俗、人們的審美心理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平時學生接觸這些東西的機會較少,即使出去旅游或者參觀,也看不出其中的門道。教學時,單獨講,沒時間;不講,又太粗淺。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夠有針對性地適當介紹,就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二回),人們從中可以了解貴族府第的一些建筑情況。寧國府大門是三間獸頭大門,門口蹲著兩個大石獅子。正門不開,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榮國府大門與寧國府一樣。進門后走一射之地是一垂花門,進去后,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一紫檀架子的屏風。轉過去,是三間小廳,廳后才是正房大院,五間雕梁畫棟的上房,兩邊有穿山游廊的廂房。這還僅僅是對榮國府的一部分粗略的觀察得到的印象,可見其占地面積之廣,房屋之多,結構之復雜,建筑之精美。合理地利用教材,做好適度的挖掘闡發,是到目前為止,教師和學生最愿意,也是最易于被雙方接受的。
三、利用課外活動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還應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我們可以作以下嘗試。
如舉辦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比賽,如優秀古詩文誦讀比賽,國畫、毛筆字比賽,講傳統故事比賽等。再如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讓學生挖掘和整理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自覺參與傳統節日的各種實踐,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加強與家庭內成員和家庭外成員的溝通交流,弘揚民族文化,增進家庭團結和民族團結,提高民族凝聚力,以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又如組織學生觀看央視品牌欄目《文明之旅》,了解中華傳統的文字、禮儀、服飾、功夫等方面的知識和文化。觀看《百家講壇》,聽錢文忠教授講《弟子規》,聽于丹教授講《〈論語〉心得》等,用大家和電視媒體激發學生對國學產生興趣,讓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心向往之。另外通過報紙電視了解時事新聞,讓學生品評社會丑惡現象,贊頌最美媽媽、最美老師、最美孝心少年,讓學生懂得節約是美德,浪費是可恥;匯聚公益廣告的力量,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結語
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培養高中生的思想、陶冶情操和樹立道德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不僅使學生能夠應用傳統文化理解文學作品,而且能夠運用傳統文化創作出更多的文學作品,使學生在學習與創作的過程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悟,能夠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
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高效利用課堂,抓牢課外的延伸、拓展,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在幫助學生豐富傳統文化知識,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的過程中,自己也能從中汲取精神養分,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彩虹.淺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關系[J].知識經濟,2018(10):142+146.
[2]朱厚霞.淺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開發[J].教育現代化,2018,5(08):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