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GDP增速有所放緩,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經營環境大不如前,迫使企業自身進行相應的業務擴展以及跨領域合作,集團公司面對的生存環境愈發艱難;怎樣將產業規模轉變為經營效益,怎樣將集團信息監控轉變為集團資源整合,這一系列的難題都要求集團公司開展財務共享服務,完成公司內部轉型。
有效的考察FSSC實施效率將對接下來的工作開展起到重要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人就2014年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利用DEA-BCC模型有效地開展靜態分析。
在對個數據進行分析過程中,有效利用DEAP2.1軟件輔助完成了規模效率值(SE)、純技術效率值(PTE)以及綜合技術效率值(TE)的計算。在這些效率值中,TE指的是在各決策單元中產出效用與投入要素的比例,該值由SE和PTE來共同決定;在這些指數中,PTE指的是對現有技術的應用水平,SE指的是在管理水平與技術一定的條件下,FSSC最優規模同現有規模之間存在的差距。在這三者之間,存在如下關系:TE=PTE SE[1]。
一般情況下,當TE的值為1時,意味著樣本單元具有相對有效的運營,當TE值處于1和0.8之間時,表示近似有效,當TE值小于0.8時代表無效。筆者對我國集團公司的調查研究發現,有26家FSSC的TE平均值是0.921,這就表明了就整體而言,我國集團公司在FSSC實踐上是成功的。數據分析顯示,TE值等于1的企業有中國聯通、TCL以及華潤雙鶴等11家,占到了這個決策單元的42.31%,這也表明了在FSSC的運行上,我國集團公司也是有效率的。而在這些單位中,有9家是工業企業,在樣本工業企業中占到47.37%;1家是商業企業,1家公共事業企業,分別是人民同泰和中國聯通。而在TE值為1的企業當中沒有房地產企業,這也說明FSSC在工業企業中得到較好的實踐與應用,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其業務流程易于集中處理、比較單一并且重復工作量大。在TE值低于1的企業當中,處于0.8以上的有青島海爾、寶鋼股份以及四川長虹等11家,在整個決策單元集合中占比約為42.31%,為近似有效。在這些企業當中,大部分TE值都超過了0.9,除了永輝超市以及四川長虹。剩下的15.38%的企業TE值均低于0.8.分別是三一重工、蘇寧云商以及萬科等。
就行業分布來看,所有行業的TE值都要高于0.8,這表明在整體水平上,各行業FSSC實踐均近似有效,并且公用事業、工業以及房地產在實施效率上最好。在所有行業當中,屬工業TE值最高,達到了0.943,當中更有47.37%的企業達到了1,這表明工業行業FSSC的整體實踐效率較高。通過調查數據不難看出,我國的財務共享服務如今取得較大發展,并且在實施行業整體上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就成立時間分布來看,FSSC成立數量最多的是2011年,有7家,但綜合技術效率卻是2008年最高,為0.977。除了2009年,其他年份只要是較晚成立的其TE值都要比早成立的高,這表明在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晚成立的所做的準備更加充足,并且能夠吸收借鑒之前FSSC成功案例,使其在選擇上更加多樣性,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實施效率。
在體現企業FSSC規模時會使用規模效益(SE)作為衡量指標,據此能夠判斷投入產出比是否合理,進而實現產出的最大化。如果SE值為1,則表明投入產出比合理,實現規模效益最優。通過筆者的調查統計,發現SE值達到1的企業有航天科技、中國聯通以及TCL總共13家,在這些企業當中,其技術效率值都能夠達到1,具有比較高的運營效率[2]。
當SE值低于1時,表明規模效益差,對于該類企業,如果是處于規模遞增狀態,就可以使用FSSC規模適度擴大的方式來提高實施效率;如果是處于規模遞減狀態,就應該對投入的資源適當降低,夯實基礎。就筆者統計分析來看,我國企業大部分都存在未能充分使用資源或資源投入過多的問題。
在前述靜態分析基礎上,筆者利用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模型,對FSSC實施效率進行動態研究,最終得到技術效率變動值(TEch)、技術水平進步(Tch)以及全要素的生產率變動值(TFPch),進而動態分析效率。其中,可以將TEch分解成SEch與PEch的乘積,也就是規模效率變動與純技術效率變動的乘積。
動態分析FSSC,能夠幫助掌握FSSC效率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找到運行效率發生變化的原因并加以分析,不僅能夠及時發現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導下一步工作,還能夠為擬開展財務共享服務的單位提供一定的參考。當TFPch的數值大于1時,代表生產率的提高,小于1則說明出現了衰退;當TEch的數值大于1時,代表技術效率的變動促進了生產率的增長,反之則代表抑制了生產率的增長。如果Tch的數值大于1,那么就代表技術水平的進步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相反則代表對其產生了抑制效果[3]。
通過DEAP2.1軟件對FSSC的Malmquist生產率指數進行計算,能夠得到一系列指數。根據最終計算出來的TFPch數值的大小,26家單位能夠被劃分為弱退步型(0.9≤TFPch<1)、進步型(TFPch≥1)以及強退步型(TF-Pch<0.9)這三種類型。其中,進步型的企業有三一重工、青島海爾以及四川長虹等11家,占到了所有抽樣企業的42.31%;弱退步型的企業有寶鋼股份、蘇寧云商以及TCL等13家,占到了所有抽樣企業的50.00%;強退步型的企業有2家,占到了所有抽樣企業的7.69%,它們分別是中興通訊和人民同泰。就具體情況來看,在這11家進步型FSSC中,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共同拉動FSSC實施效率提高的企業有航天機電、航天科技、三泰控股以及華潤雙鶴四家;而金地集團、青島海爾、永輝超市以及華北制藥等六家企業的技術進步指數要低于1,主要是通過技術效率來提高FSSC實施效率,所以,這些企業更應該注重自身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完成技術指數的提升。四川長虹主要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自身的FSSC實施效率,所以說,其在下一步工作中應該更加注重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提升技術效率指數[4]。TCL、人民同泰等12家企業屬于強退步和弱退步型的FSSC,其技術效率指數要高于1,主要是因為比較低的技術進步指數降低了實施效率,所以這些FSSC目前急需對管理技術水平進行有效的提升,以此實現FSSC技術方面的進步。本人認為,致使中國聯通FSSC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較低的技術效率指數造成的,其進步指數高于1,所以在下一步工作中,中國聯通應該提升自身在資源利用方面的水平,以此來完成技術效率的提升。寶鋼股份、中興通訊主要是因為技術效率指數與技術進步指數都有所降低導致的FSSC實施效率下降,所以其不僅需要加強FSSC管理技術水平,還需要更有效的利用現有資源,進而實現FSSC技術效率的提升,推動FSSC技術進步。
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均衡分析,得到的TFPch的平均值為0.992,這個數字意味著實施效率的降低,而在所有抽樣企業當中,因為中興通訊以及人民同泰所擁有的TFPch值都很低,進而影響到了整體的水平。人民同泰技術進步指數的影響是TFPch數值降低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該企業日后在管理技術水平上仍需下功夫;而導致中興通訊TFPch數值比較低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技術效率指數,二是技術進步指數,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在成本方面難以有效控制,與此同時,例如著重于細節而忽視了戰略支持等弊端逐一浮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不能夠對FSSC進行及時有效的優化升級,那么就會造成FSSC效率的逐漸降低,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最終產生嚴重影響[5]。
從行業分布角度分析,只有房地產行業的TFPch值高于1,其他的各行業都要低于1,這表明房地產行業擁有比較成功的財務共享服務,其效率在近四年來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工業是僅次于行地產的行業,其在僅四年來擁有比較穩定的應用效率,超過40%的企業屬于進步型FSSC。總體來說,近年來各行業在財務共享服務的應用上均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整體上得到了極大的進步。
總結:就目前我國集團公司來說,應該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對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如上所述,大部分集團公司FSSC起步早,軟、硬件資源投入多,名氣大,像四川長虹、中興等,但是其實施效率卻不夠高,其需要進一步的資源自查,優化配置,提升FSSC實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