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 周振華 李雅璐
摘要 目的:探討二級醫院中西醫及規范化西醫治療疾阻心脈證穩定型心紋痛時的運動平板試驗安全性以及運動耐量。方法:收治心絞痛患者100例,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規范化西醫治療,試驗組采用中西醫治療,均進行運動平板運動試驗,并隨訪4周后運動耐量。結果:試驗組運動耐量顯著提高(P<0.05)。結論: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規范操作,在二級醫院行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安全性高。
關鍵詞 二級醫院;冠心病;運動試驗;安全性
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冠脈造影檢查m但因其是有創檢查,且檢查費用高,所以無法反復使用。而近年來發現,平板運動試驗就是一種較好的檢查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討二級醫院冠心病患者應用運動平板試驗的安全性。
資料與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心絞痛患者100例。本研究疾病診斷標準參照《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中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及《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癥候部分》和《中醫內科學》中相關標準進行。年齡20~65歲,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心絞痛分級Ⅰ~Ⅱ級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齡(56.66±7.01)歲。對照組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齡(54.90±7.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對照組采用規范化西醫治療,包括個體化給藥如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腸溶片)、他汀類(辛伐他汀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卡托普利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纈沙坦片)藥物和短效硝酸酯類藥物),同時進行健康教育(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適當運動)。試驗組在規范化西醫治療同時辨證使用中藥湯劑黃連溫膽湯,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積實、竹茹、黃連、大棗等藥物所組成。兩組均避免使用長效硝酸酯類、長效β受體阻滯劑、長效鈣離子拮抗劑。
觀察指標:采用X-Scribe型遙測平板運動監測系統進行平板運動試驗,均在餐后2h進行。采用Bruce或Bruce修訂方案,運動前首先記錄12導聯心電圖、血壓及癥狀,運動中及運動后每2、4、6min記錄12導聯心電圖、血壓、心率,并記錄癥狀。TET終止指標參照文獻[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表達,計量資料用(x±s)表示,多組計量資料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當方差不齊時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組間兩兩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行運動平板心電圖后并發癥情況: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主要并發癥有高血壓、低血壓、乏力、頭暈、骨骼肌損傷及心律失常(包括竇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房室傳導阻滯),無惡性終點事件發生,見表1。
經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運動耐量比較:對照組治療后運動耐量無顯著改善,觀察組治療后運動耐量得到顯著改善(P<0.05),見表2。
討論
運動平板試驗雖然已經在大部分三甲醫院開展,但是由于運動試驗曾引起猝死事件,故在廣大醫生群中仍有一定的顧慮,同時CTA檢查也沖擊了運動試驗的廣泛開展。二級醫院由于各方面條件有限,工作人員更不愿意承擔高風險、低收入、耗時長、收入低的運動平板檢查工作。我科在承擔此次烏魯木齊市級課題之前行運動試驗檢查同樣有一定的顧慮。但是通過10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前行運動平板檢查,經過治療4周后復查運動平板試驗,發現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規范操作,在二級醫院行運動平板試驗安全性高,作為一種簡便、無創且準確性較高的檢查方法,年齡并非該項檢查的關鍵因素。
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冠脈造影檢查cn。但因其是有創檢查,且檢查費用高,所以無法反復使用。而近年來發現,平板運動試驗就是一種較好的檢查手段。平板運動試驗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TET檢出冠心病的靈敏度為83.78%,特異性為41.16%,準確性達68.25%[2,3]。顯示其在冠心病診斷中的重要地位,即平板試驗陽性是診斷冠心病的重要依據之一。
本研究試驗組和對照組冠心病患者行運動試驗均未發生AMI及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嚴重事件,同時試驗組患者治療后運動耐量得到顯著改善(P<0.05)。運動耐量明顯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患者隨訪率高,作為一種簡便、無創且準確性較高的檢查方法,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周志奇,李盈盈.冠心病中醫證型與血管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3,5(20):121-122.
[2]陳新.黃宛臨床心電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4.
[3]詹慧.平板運動試驗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