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啟美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上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關的中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更加側重于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機械基礎作為中職院校中最重要的教學部分之一,想要培養出合格的人才,老師在相關的教學方法上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在部分院校中,中職院校中的機械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在這里,我們主要就以中職院校中的機械專業教學為例,分析中職機械基礎傳統教學與多元化教學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進。
關鍵詞:中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學模式;傳統教學;多元化教學
隨著全球化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工程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調整改變,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機械化企業自身的變化與發展。當前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與技術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相較于傳統的粗放型產業,大規模機械化與生產流程化的精細尖端機械制造業更被社會所接受。因此,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過硬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術型人才。這就要求相關職業高校在進行相關的機械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接下來,我們就以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為例,將傳統教學與當代的多元化教學進行一次對比,在此基礎上找出兩者差異,進行更好的教學實踐。
一、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變化
一方面,在傳統的機械基礎教學模式中,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是將老師作為課堂上的主體,對學生們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沒有體現教師自身的教學魅力,老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在整體的知識吸收理解效率上根本達不到我們理想的目標。另一方面,因為中職院校整體學生的特殊性,運用這樣老舊的教學方法,不僅激發不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積極性上學生們的整體學習參與度也普遍偏低。如果繼續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對機械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減低,在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道路上會越加艱難。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選用的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不僅將課堂的主體轉變為學生,在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也變得更為多樣化。老師在課堂上的地位由原來的主導者變為現在的指導者,這樣的教學轉變不僅給學生們留出了更多可以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上相比以前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多了起來,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也就慢慢的被激發出來,在此基礎上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也就變得更為容易——學生對該學科開始感興趣,相應的學生們的整體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也就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學生開始實現對自身專業性的提升需求,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職院校中的機械基礎教學也就更容易實現其自身的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最想看到的教學成果。
二、教學設備的差異
傳統的機械教學課堂在學生們的眼中就是一個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們在臺下聽做筆記的一種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們來說不僅知識的吸收效率不高,對于相關專業老師自身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中職院校中的機械基礎教學,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相關的教學設備的學習與使用。但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大部分老師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上,相關的機械設備以及演示模型由于技術與經濟條件的限制,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學生們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較弱。
在當前的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部分學校在基本的機械教學設備上可以達到相應的教學標準配備。因此在這樣的一個教學環境中,學生們不僅可以通過專業的教學軟件進行相關的專業理念的學習,還可以通過動手能力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增強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的理解,真正的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們的整體專業素質。
三、機械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兩者之間的教學差異
傳統的中職院校的機械基礎教學中,大多數都是實行的 “2+1”教學方案。即學生在三年的中職院校的學習生活中,用兩年的時間進行基礎理論課和技術專業課程的學習,在最后的一年中,完成實踐學習。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已經沿用了多年,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學方法的弊端也逐漸的暴露出來——理論與實踐完全分離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們出現知識斷層的現象,長時間的理論學習與嚴謹的專業技術操作沒有結合在一起,學生們的專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從這一方面來講,老舊的教學方法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良。
在當前的多元化教學中,實訓課在機械專業的教學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相關的機械設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抽象的專業知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這種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是機械基礎教學的特色,更是當前教學多元化的一個重要的體現。
四、結語
中職教學由于其自身的教學特殊性與教育的目的性,在相關的教學方法上就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相應的改變。為了與社會的需求進行更好的良性銜接,中職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就要進行更為有效的教學創新改革。機械基礎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多元化教學,增強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在專業知識上也需要與時俱進,提高學生們的整體專業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新珍.淺談《機械基礎》課程的備課技術[J].職業教育研究,2005(03).
[2] 王瑋.中職學業水平測試背景下的“機械基礎”有效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08).
[3] 周維桂.微課在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