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鳴 朱彬彬
【摘要】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過分注重視聽效果而忽視其內容與內涵建設、形式大于內容而雷同重復無新意、消費主義主導短視頻生產而導致視頻內容意義缺失以及“閃紅”“閃崩”網紅帶來社會負效應等。這些問題也帶來受眾思考能力降低、藝術創(chuàng)作泛娛樂化和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遭沖擊的消極影響。針對短視頻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負效應,行業(yè)管理部門應加大對短視頻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針對視頻制作者和傳播者開展媒介素養(yǎng)引導和教育;改善算法,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短視頻平臺節(jié)目推送辦法;推進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fā)展等應對對策,以期促進我國短視頻行業(yè)健康快速地發(fā)展。
【關鍵詞】短視頻;發(fā)展問題;娛樂化;抖音APP
短視頻最早產生于美國的網絡社區(qū)軟件Viddy,它在2011年4月11日正式發(fā)布其移動短視頻社交應用產品。Viddy增加音效、特效美化等功能,用戶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將拍攝的視頻剪輯成為30秒鐘的視頻短片并上傳至網絡社區(qū)。此后Viddy與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實時對接,使用戶之間的即時交流從互發(fā)文字、圖片、語音,發(fā)展到互發(fā)視頻。截至2012年4月,該應用平臺的注冊用戶就已超過1000萬,目前用戶規(guī)模已達到5000萬。
從整體來看,國外移動短視頻發(fā)展較早,且還有重點聚焦于新聞短視頻的機構,例如由《赫芬頓郵報》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前主席肯尼斯·勒利爾及該報前首席執(zhí)行官埃里克·海比奧創(chuàng)辦的Now is the News,曾擔任AOL新聞頻道總監(jiān)的創(chuàng)始人吉姆·斯潘塞創(chuàng)立的Newsy等。
而國內移動短視頻發(fā)展相對較晚。但目前國內不少移動短視頻社交應用已顯示出巨大潛力,例如今日頭條的抖音、騰訊的美拍以及“梨視頻”“二更”等應用的用戶規(guī)模都在不斷擴大。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發(fā)布的《2017短視頻行業(yè)大數據洞察》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移動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5.25億人,短視頻行業(yè)用戶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成為移動視頻新的爆發(fā)點。[1]
短視頻是一種視頻長度以秒計數,主要依托移動智能終端實現快速拍攝和美化編輯,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2]短視頻不僅僅是長視頻在時長上的縮短,在當前生活快節(jié)奏的時代背景下,短視頻還具有社交屬性強、創(chuàng)作門檻低、碎片化的特點。
以目前國內用戶規(guī)模和影響力較大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為例:一方面,它采用UGC的生產方式,用戶既是制作者也是傳播者;另一方面,它易于制作,進入門檻低,兩者的結合使抖音成為一款強大的社交產品。因為對于用戶而言,抖音不僅僅是觀看、制作短視頻的平臺,還是表達自我、分享生活的平臺。
《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起,大批移動短視頻應用密集面世;2017年4月,土豆網全面轉型短視頻平臺;6月,頭條視頻升級為西瓜視頻;8月,二更獲一億元人民幣融資。短視頻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逐漸穩(wěn)定,開始形成穩(wěn)定的商業(yè)變現模式。[3]總體來看,短視頻發(fā)展迅速并且呈現良好趨勢,這是外部環(huán)境和內驅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外部環(huán)境看,首先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和4G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成熟為短視頻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其次用戶內容消費需求的變化使整體社會環(huán)境從圖文時代轉變到視頻時代。內部驅動力則主要體現在用戶驅動、廣告商驅動和平臺驅動上。用戶的大規(guī)模增長推動行業(yè)前進,短視頻營銷價值凸顯吸引了大批廣告商,進而各類短視頻平臺不斷涌現并且向深化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短視頻行業(yè)的發(fā)展必將成為移動經濟又一增長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短視頻的發(fā)展已經構成生產傳播完整鏈條,既有專門做內容的機構,也有專門做平臺的機構,還有既做內容又做平臺的機構。內容類機構以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三家主流媒體為代表;平臺類機構的典型代表是今日頭條、騰訊、快手、秒拍等。[4]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短視頻碎片化的表達手法不僅為生產者帶來便利,還給受眾帶來快感,它在滿足人們的精神和娛樂需求的基礎上,更為媒體行業(yè)增添了新的活力,豐富了新聞傳播領域的內容產品和表達手段。
但短視頻發(fā)展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應該引起業(yè)界和學界的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負效應,也影響其健康高效發(fā)展。筆者嘗試對目前我國短視頻發(fā)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進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為未來短視頻的健康高效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我國短視頻內容生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注重視聽效果而忽視其內容與內涵建設
隨著影像技術的發(fā)展,視覺傳播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成為信息接受的主要媒介手段。正如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所指出的:“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5]在視覺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應運而生,并試圖將視聽效果方面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這無可厚非。但刻意追求視聽效果,即盲目迎合受眾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只重視特效技術的開發(fā)和絢麗畫面的營造,而忽略視頻的內容與內涵,反而會限制短視頻的發(fā)展,使其理所當然地成為娛樂化的“玩具”,進而喪失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的嚴肅性的功能和意義。
以我們常接觸到的一些短視頻為例,盡管內容多樣,可劃分為美食類、寵物類、生活自拍類、歌舞類等,但是通常以展示視頻拍攝者的瑣碎日常生活為主,而且由于使用的低門檻和15秒的時長限制,視頻拍攝和視頻內容大多不具備專業(yè)性和技巧性。視頻的背景音樂和主人公的顏值不僅是視頻的主要內容,還是其是否受歡迎的決定因素。在短視頻行業(yè),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和青春靚麗的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成為至關重要的兩大元素。[6]視頻是技術和藝術的融合,短視頻出現以外貌吸引受眾的趨勢,受眾盲目追逐淺層次的視聽享受,從而忽略了視頻的內涵價值和藝術性,同時還存在低層次的視聽享受成為受眾追逐的焦點。一些短視頻制作平臺在商業(yè)利益的驅動下,盲目迎合受眾心理的現象,這種娛樂化的傾向越發(fā)不可收拾,甚至出現低俗混亂的趨勢。
2018年4月,具有廣大用戶和影響力的短視頻平臺內涵段子,就因用戶群體龐大雜亂,節(jié)目平臺放松審核,出現大量用低俗畫面博取關注的視頻而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責令永久關停。但短視頻行業(yè)過分娛樂化的不良風氣依然存在。2018年4月,抖音短視頻平臺涉嫌發(fā)布售假視頻;2018年6月,微博網友發(fā)博文稱,在抖音的搜索引擎廣告推廣中借“邱少云,被火燒的笑話”進行推廣;2018年7月,抖音在微信上線名為“抖音好友”的小程序,后該小程序因“涉嫌違反用戶數據使用服務”暫停服務;同月,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印尼被封禁,印尼通信部部長表示,這次封禁的原因是該平臺上大量存在具有不良影響的內容,“很多內容是消極的、不雅的,對于孩子們而言非常不合適”[7]。從兜售假視頻到侮辱英烈再到侵犯用戶數據,每一條違規(guī)操作背后都隱藏著過分注重視聽效果,盲目迎合獵奇心理而忽視內容和內涵建設的傾向。
(二)形式大于內容而雷同重復無新意
內容是媒介產業(yè)最核心的產品和核心競爭力,也是媒介文化影響力的主要承載物。短視頻行業(yè)想要保持長久的競爭力,必然要遵守“內容為王”的原則。然而,在全民狂歡、傳播娛樂化浪潮的消極影響之下,“形式”的作用和價值被過分夸大,“內容”的意義反而退居其次。各類短視頻平臺為了優(yōu)化用戶體驗感,利用先進技術在形式上不斷更新,內容上卻出現“換湯不換藥”、千篇一律的現象。
例如為了開發(fā)娛樂功能,增強用戶黏性,抖音、美拍、小咖秀等短視頻軟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新的貼紙、濾鏡以及音樂模板。借助這些模板,用戶只需要隨意變換拍攝場景和進行簡單的鏡頭剪接,就能制作一個完整的短視頻。這種幾乎零門檻的制作方式,為受眾提供了最簡易的表達手段,同時也讓受眾滿足于跟風創(chuàng)作的內容。受眾習慣于使用現成的模板與套路,追隨最新的熱門內容,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創(chuàng)作模式下自己觀看的內容越來越單一,個性化表達的外衣下包含著內容同質化的內核。
形式大于內容具體體現在當某一首背景音樂或某一種拍攝模式走紅之后,就會迅速聚集一群模仿者,盡管主人公的外形和表現形式會有所差異,但視頻的內容雷同重復、千篇一律。抖音和小咖秀會根據當下熱點內容不定期推出音樂素材,同一素材就會在同一時期被大量受眾大量使用,繼而出現大批次同類型同質化內容。例如抖音2017年推出“海草舞”,立即引起連鎖反應,不僅線上空間被各個版本的海草舞刷屏,現實生活中的舞臺也充斥著海草舞表演,這種大規(guī)模的模仿很快引起大眾的審美疲勞,海草舞迅速被遺忘。2018年的“飛紗婚禮”在抖音興起,一時間,大量相似的婚禮視頻涌現,這些視頻內容大同小異,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主人公不同。視頻內容缺乏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新,一味地用取巧的形式刺激觀眾,致使短視頻行業(yè)相當程度上呈現形式大于內容、忽視內容生產、缺乏創(chuàng)新的傾向。
(三)消費主義主導短視頻生產而導致內容意義缺失
短視頻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視覺文化不斷發(fā)展,視覺形象和感官體驗越來越受重視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短視頻行業(yè)極力營造視覺奇觀,引導消費,因而導致其內容意義缺失,娛樂化傾向不斷強化。短視頻的低門檻與全民參與性,為視覺奇觀的大規(guī)模制造提供了基本的土壤和氛圍。短視頻制造出一系列的視覺奇觀,刺激了用戶幻想和欲望的產生,當下即時的感官愉悅掩蓋了更深層次的意義追尋,人們的情感與體驗被視覺奇觀所操控[8]。然而短視頻視覺奇觀的制造不僅僅來自用戶和視頻制作者,還取決于背后的資本、財富以及社會權力。
以抖音為例,抖音短視頻屬于今日頭條旗下產品,而今日頭條自2012年誕生后積累了大量用戶和資金。為了及時抓住市場機遇,進一步打開消費市場,在2016年又宣布投資10億元用以補貼短視頻創(chuàng)作。歸根結底,抖音是一款具有商業(yè)性質的手機APP,人們使用抖音制作、觀看他人視頻的同時,自身的制作欲、表達欲、消費欲極易被激發(fā)。
一方面,受眾沉浸在視頻特效營造的虛擬世界里,產生攀比心理,認為自己通過消費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群里壓力和趨同心理作用下,部分受眾緊跟潮流,急于模仿。在消費主義主導下生產的短視頻,其內容往往是缺乏社會意義的。而在快節(jié)奏和泛娛樂化的消費時代,人們的注意力有限集中時間短,大量蜂擁而至的短視頻又在短時間內被遺忘。
(四)“閃紅”“閃崩”網紅帶來社會負效應
短視頻的傳播熱為網紅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同時網紅的大量出現也體現了短視頻行業(yè)的過度娛樂化傾向。網絡紅人不同于傳統(tǒng)的明星藝人,他們大多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藝術培訓與篩選,不具備專業(yè)的歌舞或表演才能,也沒有專業(yè)的經紀人團隊,往往通過自我推銷、迎合大眾而走紅于網絡。
網紅的出名速度快、門檻低,但“存活時間”較短,新鮮的面孔不斷更迭。從被稱為“車庫女孩”的溫婉到翻唱紅人“莉哥”到最近因撅嘴唇走紅的“嘟嘟姐”,抖音出現大量因為某個視頻一夜走紅的博主。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較高的顏值而受觀眾追捧。但沒有專業(yè)才能,只用顏值博眼球,甚至故意丑化自己來迎合觀眾惡俗趣味的網紅始終不能長久。一些網紅出道后立即被“人肉”,出現大量負面新聞,進而被封殺。視覺文化和娛樂浪潮下的網紅類似于“速食產品”,依賴簡易的包裝便能輕松走紅,被過度消費后又迅速消失。一方面,劣跡網紅的大量出現對觀眾產生消極影響;另一方面,正是受眾的低層次趣味和無休止的獵奇心理導致網紅的大量出現。短視頻為網紅的出現提供了平臺,繼而為普通受眾提供了模仿對象。因此低質量網紅“閃紅”“閃崩”現象在短視頻領域屢屢發(fā)生。以在抖音接連走紅的“溫婉”和“莉哥”為例,兩人因較高的顏值受到追捧,短短幾天內粉絲量和視頻點贊量紛紛破萬,但緊接著兩位博主都被“人肉”,一時間整容、早戀、拜金甚至吸毒等消息占據各個網站新聞頭條。不僅網紅自身的隱私被侵犯,正常生活受到網絡暴力的影響,還使網絡空間充斥著負能量,對廣大網民甚至社會造成不可低估的負面效應。
二、我國短視頻內容生產問題帶來諸多消極影響
(一)使受眾思考能力降低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在其著作《娛樂至死》中指出,娛樂過度“會造成大眾的低智化與社會公德的喪失”[9]。短視頻時長短的特征滿足了受眾快速瀏覽的需求,卻很難提供深層次的文化享受。短視頻受眾習慣了走馬觀花的內容接受模式,對豐富的視聽效果產生依賴心理,逐漸放棄更高的審美要求,一些受眾甚至會因此喪失審美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10]。印刷時代,人們更強調邏輯和理性思維,紙質媒介提供的信息往往包含大量背景材料,內容具有深層次含義,需要受眾主動挖掘。而在電子時代下成長的受眾則更關注感性和感官體驗,短視頻受眾在觀看短視頻時僅僅跟著感覺走,缺乏主動思考和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實際參與度低,是完完全全的“旁觀者”。一方面短視頻的內容較為空洞,另一方面受眾不關注短視頻的內涵,這就使短視頻的娛樂化傾向不斷加深,但過分“娛樂化”終將導致人們思考能力甚至思考欲望的降低,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會使人類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
(二)導致藝術創(chuàng)作的泛娛樂化傾向
藝術創(chuàng)作應該是形象把握和理性把握的統(tǒng)一、情感體驗和邏輯認知的統(tǒng)一、審美活動和意識形態(tài)的統(tǒng)一。[11]短視頻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載體,正在背離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則,容易導致藝術創(chuàng)作呈現泛娛樂化的傾向。一方面,短視頻過分注重視聽效果,卻忽略了視聽語言不僅是鏡頭調度和音樂運用的方法,更是作用于人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并傳達特定信息觀念的手段。
1925年的電影《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中的“敖德薩階梯”片段被認為是成功運用視聽語言的典型范例。這個視頻片段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不僅通過鏡頭剪輯有力展示了匪軍屠殺群眾的畫面,還隱喻了人民從沉睡到覺醒到反抗的思想主題。
而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由于時長的限制,所傳達的信息十分有限,其中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觀念少之又少。例如“抖音”“美拍”等社交短視頻平臺,內容以歌舞、生活片段展示為主,提供視覺享受卻缺乏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而以“梨視頻”為代表的新聞資訊短視頻平臺,它們的大部分視頻時長控制在30秒到3分鐘之內,但往往只能簡單展示新聞事件本身,缺乏供觀眾思考的時間和傳達觀點態(tài)度的環(huán)節(jié)。
另一方面,托魯道夫·愛因漢姆曾在《電影作為藝術》中時刻提醒創(chuàng)作者避免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脫離藝術的必要性去濫用電影的技術進步。[12]短視頻和電影同樣以視頻為載體,以技術為依托,但在消費主義和商業(yè)主義主導下,短視頻創(chuàng)作過程中濫用特效技術,傳統(tǒng)藝術所追求的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被忽略。
短視頻行業(yè)一味迎合受眾的消費和享樂心理,不惜以淺薄空洞的內容和粗鄙搞怪的方式來取悅受眾,藝術作品需要具備的藝術美感和情感指導性極度匱乏。長此以往,短視頻行業(yè)的娛樂化傾向將降低藝術創(chuàng)作的嚴肅性和功能性。
(三)使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受到沖擊
所謂價值觀,即人們關于好壞、得失、善惡、美丑等價值的立場、看法、態(tài)度和選擇。由復雜多樣的價值觀進行長期反復的整合和消解,最終就形成了體現一個社會價值理念的價值體系。價值觀是個人的行為依據和行為準則,社會價值觀則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整體風貌。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它對大眾的認知、觀念、情感等方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短視頻平臺常將擁有某些品牌的商品或者某種行為特質作為成功的評價標準來大肆宣傳,讓受眾產生自己通過擁有產品就能與短視頻主人公達到一樣效果的錯覺。在潛移默化中,人們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價值尺度,重新編碼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沉溺其中,相信符碼的額外功能,甚至被這些符碼所支配,形成“符咒心理”。[13]例如抖音,作為一款專注建立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qū),在2017年9月3日公布的用戶調查中,抖音85%的用戶年齡在24歲以下,而70%的用戶在采訪中直言想成為網紅、明星。這種影響體現在每個短視頻受眾的價值觀中,最終折射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中。
首先,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以真善美作為評價人和事的尺度。而在短視頻中,娛樂化傾向導致受眾沉溺于感官刺激,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和意義追求。受眾以“顏值”比較個人,以熱度判定內容好壞,傳統(tǒng)的具有正能量導向的社會價值觀受到沖擊。
其次,短視頻作為一種媒介形式,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尤其要注重自身對廣大青年受眾的道德引導和教育功能。但短視頻娛樂化和重消費的傾向極易給青少年傳達錯誤的信息和觀念,甚至與學校、家庭的教育內容發(fā)生沖突對立,長此以往,短視頻的普及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常規(guī)教育的成果,使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遭到沖擊。
三、應對之策與思考
(一)加大對短視頻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短視頻的娛樂化傾向對受眾、媒介和社會都產生了消極影響。為了遏制和消解這種傾向的蔓延和發(fā)展,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實施監(jiān)管懲治。目前內涵段子永久關停,抖音廣告部門遭罰都是監(jiān)管加強的體現。但是要想鞏固監(jiān)管的成效,應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力度,首先要認真貫徹落實相關要求,強化平臺監(jiān)管機制。針對此前短視頻平臺的相關不文明現象,國家廣電總局已下發(fā)若干管理條例,短視頻APP從業(yè)者需認真貫徹落實。
近日,國家版權局官方微信發(fā)布消息,9月14日,國家版權局在京約談了抖音短視頻、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美拍、秒拍、微視、梨視頻、小影、56視頻、火螢、快視頻、嗶哩嗶哩、土豆、好看視頻等15家重點短視頻平臺企業(yè)。[14]這表明政府相關部門對短視頻行業(yè)的重視,監(jiān)管力度越來越大,監(jiān)管體系越來越全面。在此背景下,短視頻APP平臺應聯(lián)合起來,加大對于傳播低俗黃色信息的用戶的處理力度,一旦發(fā)現違規(guī)行為,實施終身禁用,防止“知法犯法”的行為死灰復燃。其次,短視頻APP平臺要提高短視頻發(fā)布的門檻,將監(jiān)管落實到各環(huán)節(jié)。現在短視頻APP用戶的參與幾乎為“零門檻”,所以短視頻監(jiān)管系統(tǒng)只能起“馬后炮”的作用,在不良信息發(fā)布后才予以封殺。為此應加大視頻上傳的審核力度,寧可延長用戶上傳短視頻的等待時間,降低用戶體驗,也要最大限度地確保整體短視頻環(huán)境的健康與和諧。
(二)增強短視頻制作者和傳播者的媒介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意識
為確保短視頻行業(yè)健康高效發(fā)展,消解短視頻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還應在短視頻制作者和傳播者主體中增強媒介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意識。一方面,短視頻是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使用門檻及制作成本較低,用戶數量龐大;另一方面,我國網民數量眾多,網民素質參差不齊,網民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度而拍攝、傳播低俗短視頻的事情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互聯(lián)網具有隱匿性的特征,網民在網絡空間缺乏自我管束和規(guī)則意識。因此,開展對視頻制作者和傳播者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督促傳播主體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解決短視頻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短視頻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一步。
此外,針對視頻制作者和傳播者的媒介教育應該融合滲透在基本素質教育之中。解決短視頻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不僅需要加強傳播主體的守規(guī)意識,還需要提高受眾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要求。網絡時代,傳者和受者的界限被打破,針對視頻傳播者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不能局限在傳播規(guī)則、傳播權限的領域,還要將其作為提高受眾素質的手段,加強整個業(yè)界和社會對短視頻的正確認識,樹立積極向上的行業(yè)理念。
(三)改善算法,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短視頻平臺節(jié)目推送辦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機器代替人工承擔了信息檢索和信息過濾的任務,算法推薦成為抖音、美拍、西瓜等短視頻平臺的節(jié)目推送方法。算法推薦是從計算機專業(yè)中延伸出來的一種操作方法,即通過一些數學算法,推測出用戶可能喜歡的視頻類型,再將此類視頻推送到用戶界面。算法推薦操作簡單,結果直觀,不過它通常根據關鍵詞和題材品類進行推送,并不根據觀點進行推送,所以其對觀點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等不容易作出判斷[15]。這種機械的算法推薦容易導致內容同質化,價值觀模糊,這是近年來低趣味短視頻大面積傳播和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算法,并且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短視頻平臺節(jié)目推送辦法,同時有效利用人工有情感有態(tài)度地去處理短視頻,將是改善短視頻發(fā)展問題的一條有效路徑。
(四)加強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fā)展
在短視頻行業(yè)高度發(fā)展的幾年中,不僅視頻內容主要以明星類、搞笑類等娛樂內容為主,在各個短視頻APP中的熱門視頻排行榜中也以娛樂性質的內容居多。2017年,易觀以短視頻平臺覆蓋用戶占移動端全網短視頻用戶的比例為依據,統(tǒng)計了2017年第一季度移動全網短視頻平臺用戶滲透率前十位的APP[16]。在這10個APP中,娛樂類短視頻APP占了8個,雖然其產品定位并不相同,但視頻內容類型并無顯著差別。視頻內容基本圍繞生活視頻、搞笑視頻等娛樂內容,拍攝手法基本缺乏專業(yè)性,娛樂類視頻仍占據了大比例。在平臺功能上,也普遍缺乏特色。以“抖音”為例,“抖音”的視頻特效雖然精致,卻極易被模仿。在“抖音”通過主打特效受到用戶追捧之后,“秒拍”等APP也在拍攝效果中加入了特效功能。內容和功能是用戶使用短視頻APP時看重的兩大方面,而扎堆娛樂,缺乏平臺特色,卻成了當下短視頻APP的通病。同質化的娛樂短視頻平臺必然導致短視頻創(chuàng)作的娛樂化傾向,因此解決短視頻創(chuàng)作過分娛樂化的另一有效途徑就是加強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fā)展。
加強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fā)展,首先需要新聞媒體吸引投資、利用技術,一方面打造專業(yè)的新聞資訊類平臺,如“梨視頻”的創(chuàng)立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嘗試與其他平臺共生,例如政務號入駐”抖音”“美拍”等也是一種積極嘗試。其次,不同平臺要找準自己的內容定位,打造平臺特色。一些泛時事新聞機構的視頻產品涵蓋范圍比較廣,可以做“大而全”的內容,而另一些新聞媒體生產短視頻則應該選擇某一擅長的領域,做小切口的細分市場。
四、結語
目前學界對短視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播特性和價值研究領域,本文嘗試結合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的現實狀況,提出短視頻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產生的負效應及其對策。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行業(yè)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是外部環(huán)境和內驅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外部環(huán)境促進規(guī)模化發(fā)展,內部驅動力吸引用戶關注,因此目前的短視頻正處于用戶紅利期。但未來幾年里,隨著發(fā)展進程加快、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短視頻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會日益明顯,短視頻平臺也將迎來洗牌期,各大短視頻平臺必須及時認清弊端、著手改革,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呂鵬,王明漩.短視頻平臺的互聯(lián)網治理:問題及對策[J].新聞記者,2018(3).
[2]王曉紅,包圓圓,呂強.移動短視頻的發(fā)展現狀及趨勢觀察[J].中國編輯,2015(3).
[3]艾瑞咨詢網.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yè)研究報告[R].2018.
[4]汪文斌.以短見長:國內短視頻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電視研究,2017(5).
[5]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M].趙一凡,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83.
[6]吳佳妮.音樂社交短視頻軟件何以走紅[J].新媒體研究,2017(9).
[7]網易新聞.因內容存不良影響,抖音海外版Tik Tok昨在印尼被封[EB/OL].http://tech.163.com/18/0704/17/DLSSRGP800097U7R.html,2018.
[8]楊萍.短視頻傳播熱下的奇觀消費及其意義缺失[J].傳媒觀察,2018(1).
[9]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79.
[10]楊建.奇觀視野下真人秀的消費主義解讀[J].傳媒觀察,2016(3).
[1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96.
[12]托魯道夫·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101.
[13]朱輝宇.電視傳播過度娛樂化的道德審視[J].當代電視,2002.
[14]中國記協(xié)網.國家版權局約談15家短視頻平臺企業(yè)[EB/OL].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9/17/c_137473365.htm,2018.
[15]白凈.人民網三批算法推薦,今日頭條等平臺如何平衡傳受利益[EB/OL].http://news.163.com/17/1009/18/D0AVTU5U00018AOR.htm,2017.
[16]易觀.中國移動短視頻市場專題分析[R].2017.
(靖鳴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絡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彬彬為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