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樹根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建立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伴隨著“減負”、“高效”的強烈呼聲,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把課改的焦點聚集到了教學的核心——教學模式的變革上來。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參與著,不斷地探索、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方法。近幾年同國內涌現出許多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步六段”、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上海東盧中學的“導學案”等高效課堂。我課題組通過對他們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學習,結合本地區和本校的特點,在實踐中摸索并反思,慢慢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農村小學的課堂新模式。以下我們結合教學實例,從先學后教、入情入景、活動式教學三個方面介紹我們摸索探討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一、以先學后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先學后教”的模式核心是倡導教學以學生為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往我們的教學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實施以教師為中心角色,學生很少有機會自主學習,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總以為學生年齡小,自學能力不足,在提前預習等方面成效不夠好……而現在我們許多教師都能認識到,只要給予自主學習的機會,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就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在教學《花鐘》一課時:我提前規范學生的預習要求:
1.最少讀課文6遍。
2.利用課后的生字表和詞語表劃出生字新詞。
3.運用多種方法認識,記住生字詞。
4.了解課文大意。
5.把自己讀懂了的內容和了解到的信息記下來。
6.把不懂的問題劃出來,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疑問。
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然后課堂上組織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并結合師生交流,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釋疑能力得以提升。由此可見,在課堂上教師只需擺正好自己的主導地位,扮演好課堂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交流識記生字詞的方法,讀書所得,以及自己在本課所喜歡的字、詞、句、段等等)、全班討論(討論每組的疑問,觀察的方法等)中去自主學習,勇于討論放膽質疑。教師只要在合適的時間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和他們一起交流討論。對于學生的各種學習方法表示贊許,對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應重視,對于特別好的學習方法和提的特別的問題進行表揚。最后,教師根據課文的重難點,對學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梳理,引導,與學生一起探討進而提升課文主題(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以生為主,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達到了課前的教學目的。
二、以入情入景的學習倡導學生發現學習
語文的學習要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語文知識光從教科書,課堂上得來是遠遠不夠的。“大語文”觀在很早就被一些教育教學前輩們所提倡。縱觀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與我們農村孩子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文章何其的多。這對于我們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多么有利的條件。所以我們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有利資源,就地取材去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入情入景中去發現學習。比如《鄉下人家》,這篇課文主要是由:屋前搭瓜架,門前種群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這幾幅圖組成,而這幾幅圖景對于我們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所以在學習本課前,我就組織學生來一次“家鄉一日游,欣賞身邊的美景”回來后就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一篇作文。再把自己的習作與課文進行比較學習,這樣既能讓學生把實情實景與文字表敘有效地結合,又能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對寫作方法,寫作順序,好詞好句的運用都比教師在作文課上的空白說教有用的多,還有也能從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世界,去發現身邊的美的習慣,從而激發出學生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又能讓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和道德情操。
三、以活動式教學倡導學生合作學習
所謂活動式教學是依據小學生認識規律和好動、好奇的年齡特征,按照直觀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照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例如:卡通動畫,師生游戲,歌曲童謠等,把教材內容編排成形式各異的課堂活動,直觀性的展示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心愉快地學習。例如《雪地里的小畫家》我們可以選擇一個下雪天或是在教室的地面上鋪滿可以留下腳印的灰或沙子(鋪的時候叫學生幫忙培養他們的動手和合作能力),讓學生們穿戴上代表各種動物腳的腳印模具(穿戴的時候鼓勵學生互相幫忙)踩在上面,然后觀察地面上留下的腳印來說一說,做一做,畫一畫,真正讓學生在做中學,從活動中學,在學中做,讓教學內容實現抽象變形象,化難為易,真正實現寓教于樂。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教師應以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徹底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更科學、靈活的適應新形式的教學模式為己任,積極探索,不懈追求,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活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