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芳 林萌
摘 要:語文教學實踐證明,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分析、表達能力的基本方法。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運用得好能幫助學生走進文本,開發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優化教學效果,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語文課堂;提問;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與思維特點,充分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采用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巧妙的課堂提問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藝術。
一、提問要有針對性
首先,要針對教材。即提出問題要根據教學目標,圍繞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問到關鍵之處。重點難點解決了,教學的任務也就落實了。設計問題應從教學目的出發,以教學的關鍵為主線,把問題串在這一主線上,真正起到“牽一問而動全篇”之效。同時,也只有抓住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問,才能使學生踏踏實實地掌握課本知識,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其次,要針對學生。也就是說,提問要緊扣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等。教師的提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所能夠接受的知識和能力程度、年齡和心理特點以及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等方方面面,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反應,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二、提問要有引導性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故事性的教學文本,對于這類文本,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們較為準確地獲知文章的大意,隨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故事后折射出的一些思想與情感有較好的領會,要進一步透過故事領會文章的主旨,也讓教學提問更自然更深入地展開。
在教學《半截蠟燭》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們對于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有更深入的感受,我首先從“鎮定”入手,引導學生自由閱讀文章,并且思考文中的伯諾德一家遇到了怎樣緊急的情況。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我會給大家適時地補充一些關于二戰的資料,讓學生對當時嚴峻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再引導他們想象自己遇到同樣情況時的反應。通過創設情境,不僅很好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也為下面引導學生充分感知伯諾德一家的“鎮定”作好鋪墊。然后,我緊緊抓住了“蠟燭”這條線索,請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讀后分小組討論伯諾德家的每個成員是如何具體地應對緊急狀況的,借助這樣的問題情境,進一步增進學生對于文本的感受。
三、提問要有啟發性
《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原則,旨在強調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啟發,而不是強迫,代替。啟發性是課堂提問的靈魂,語文教師的提問必須具有啟發性。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能觸動學生的思維神經,打開其聯想的閘門,使學生積極思考并能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究面臨的問題。因此,在平時設計課堂提問時,要特別注意運用啟發性原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器官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例:教學《將相和》一文時,特別注意利用問題誘導學生思考,發揚學生的創造潛力。整個問題的設計呈現出由小及大,由淺入深的趨勢。教者首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比“理直氣壯”更勇敢的詞語,然后以“撞”這一訓練點切入,讓學生聯系實際,通過體會“撞”與“磕、碰”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撞”中所蘊含的“勇敢”品質。在此基礎上,教者設問:“那么,藺相如是真的要將和氏璧撞在柱子上,還是故意嚇唬嚇唬秦王,為什么呢?”針對這一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圍繞各自觀點熱烈爭辯。如此有效訓練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爭辯能力、表達能力。
四、提問要有分層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呈現出一定的共性,但其在諸多方面仍舊存在著一些區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必須尊重這些差異,并善于采取多種方式,有效彌補這些差異所帶來的弊端,合理開展差異化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效果。具體而言,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從學生的不同方面出發進行問題提問。
在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在文章的第2段作者用翔實的數字突出了秦陵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為了讓學生們對作者的表述有更好的領會,我于教學提問展開了有效設計,抓住語言的關鍵處分3個層次進行了課堂提問的設計:“這段話讓你感受到了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需要學生初讀文本,初步感受秦陵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這段話有什么特點,課文哪些地方表現了秦陵兵馬俑的宏大”,這個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再讀文本,品味作者列數字的作用,讓學生感悟到作者是從俑坑的面積廣和兵馬俑的數量多兩個方面來展現其規模宏大的;最后,引導學生體會“達”“足”“多”“近”這些關鍵詞的作用,讓學生進一步感悟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到和準確。分層提問收獲了很好的教學成效,隨著對于問題的思考,學生們不僅對文本的理解思路更為清晰,對文章的寫作手法以及表現方式也有了更深的領會。
五、結語
“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課堂教學中巧妙的提問,常常能收到“一問提醒夢中人”的效果。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觀念,精心設計一些精當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才能發揮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讓課堂風生水起。
參考文獻
[1]張磊.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2]韋艷珍.多元策略,活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J].新校園,2017(7):120-120.